【“蒲公英杯”健康科普大賽】兒童泌尿系感染:家長需要知道的事

兒童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兒童泌尿系統而引起的炎症。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對於3歲以下兒童發熱可能是泌尿系感染最常見的症狀,體溫可高可低,有時可能是唯一的症狀。此外有的寶寶可能會出現持續哭鬧不安,這是因爲孩子身體不舒服,但是又無法準確表達。有些細心的家長可能發現尿布需要頻繁地更換,而且尿布上可能有異味,尿液可能變得渾濁,這些可能也是泌尿系感染的寶寶的臨牀症狀之一。對於年齡大一些的兒童,除了發熱外,還可能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典型的尿路刺激症狀。尿頻就是排尿次數明顯增多,正常兒童每天排尿次數是相對固定的,一旦超出正常範圍就要警惕。尿急就是突然有強烈的尿意,難以控制。尿痛則表現爲孩子在排尿時會感到疼痛,可能會表現出痛苦的表情或者拒絕排尿。還有的孩子會捂着肚子說疼,疼痛的位置通常在下腹部膀胱的區域,這同樣也是尿路感染的症狀之一。

那麼爲什麼會出現尿路感染呢?女孩的尿道短而直,細菌容易逆行向上進入尿道和膀胱,所以女孩比男孩更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而小男寶寶如果存在包莖、包皮過長等情況,包皮內易藏污納垢,也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從而誘發尿路感染。除此以外嬰幼兒沒有及時更換尿布、排便後擦拭方向錯誤,例如女孩如果從後往前擦拭,容易把腸道細菌帶到尿道,都是尿路感染的誘因。門診中我們也經常碰到孩子由於上課期間害怕去廁所上學,不敢喝水或者長時間憋尿,這都會使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細菌容易繁殖,從而引起尿路感染。

如果泌尿系感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傷。因爲細菌可以沿着輸尿管上行感染腎臟,引起腎盂腎炎,長期反覆的腎盂腎炎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和身體的正常生長髮育。一旦懷疑孩子有泌尿系感染,應及時就醫。醫生通常會要求留取尿液標本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家長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給孩子足療程服藥,即使孩子症狀好轉也不要自行停藥,以確保徹底治癒。

兒童泌尿系感染雖然常見,但只要家長能夠了解相關知識,做好預防和及時發現治療,就能夠保護孩子泌尿系統的健康,讓孩子茁壯成長。

文 | 孫金山

編輯 | 宣傳中心 郝潔

首都兒童醫學中心

科普號

首都兒童醫學中心

新聞號

首都兒童醫學中心

掛號平臺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預約掛號

首都兒童醫學中心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擊“在看”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