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預算通過 立委指:與UBI概念部分雷同
立委葛如鈞提到,普發萬元現金與UBI概念部分雷同。葛如鈞國會辦公室/提供
歷經近半年的朝野協商與社會期待,韌性特別預算案17日於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全民將普發萬元現金,預計最快可於11月上旬開始發放。立委葛如鈞表示,這次普發現金一萬元,與近年國際關注的「無條件基本收入(UBI)」概念有部分雷同。
葛如鈞表示,這筆現金是人民努力振興經濟的成果,國家理當以實際行動回饋國民,落實「還稅於民」的核心理念。國民黨從預算編列初期就堅定主張「普發現金」,因爲經濟成長的果實,應該回到每一位國人的手中,纔是真正的財政正義與民主精神的落實。
近日傳出有男大生要辦理休學,因要繳一萬八千元學雜費,男大生選擇跳樓輕生的噩耗,令人痛心。葛如鈞認爲,這筆一萬元現金,對許多家庭而言,或許無法解決所有壓力,但在物價高漲、民生吃緊的當下,卻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及時雨,能緩一口氣、也讓大家感受到政府與人民站在一起。
葛如鈞強調,發放一萬元現金,不是施捨,而是應得。這筆資源來自於全民共同創造的經濟盈餘與稅收回饋,讓每一位國民都能感受到國家與人民「同舟共濟」的溫度。未來也會持續監督行政部門,加速發放效率、避免重複或遺漏,特別是對偏鄉及弱勢族羣的保障措施。
葛如鈞說,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普發現金一萬元,與近年國際關注的「無條件基本收入(UBI)」概念有部分雷同。UBI主張政府定期、無條件地發放現金給全體國民,作爲保障基本生活的社會制度。
葛如鈞提到,今年10月初,他也與來自Basic Income Earth Network (BIEN)主席Sarath Davala、臺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UBI Taiwan)等團體,一同討論UBI對未來社會安全網的啓發與可能性,加上普發現金一萬元,或許可以讓社會進一步思考UBI制度在臺灣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