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O發佈AI報告:2025年上半年國產大模型調用量十大趨勢

2025年上半年,各種現象級智能體應用層出不窮,Manus、Flowith、釦子空間、Lovart、MiniMax Agent、Kimi Deep Research 等等。

智能體應用爆發背後,證明了大模型的智能水平已經達到相當可靠、可用的階段。

其中,開源模型發展迅速,在性能上已經整體逼近甚至追平閉源模型,以 DeepSeek R1、Qwen3-235B-A22B 、Kimi K2 爲代表的模型已經躋身全球 top 級模型。同時,開源模型大大降低了模型成本,AI 推理成本正以每年 10 倍的速度降低。

PPIO 提供國內主流開源模型服務,包括 DeepSeek、阿里 Qwen、MiniMax、Kimi、智譜 GLM 等,是國內開源模型服務最全面的 AI 推理雲平臺之一。根據 PPIO 平臺的大模型 tokens 調用量,我們總結了 2025 上半年國內大模型十大趨勢。

趨勢一: DeepSeek 與 Qwen 分別佔據半壁江山,是國內最受歡迎的兩大開源模型

去年開源模型的影響力遠沒有今年大,很多人也並不認爲開源模型的性能可以與閉源模型媲美。但 DeepSeek 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

DeepSeek 有兩個大版本,一是 base 模型 V3,首發於 2024 年 12 月,並在 2025 年 3 月 24 日發佈更新版本;二是推理模型 R1,首發於 2025 年 1 月,並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發佈更新版本。2025 年第一季度,DeepSeek 模型一枝獨秀,在 PPIO 的使用佔比高達 99%。直到 5 月份後,DeepSeek 的使用量佔比開始有所下降,主要是因爲更多優秀模型出現,用戶對於模型的選擇更加多元化了。

Qwen 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PPIO 目前上線了 Qwen 的三個系列——Qwen2、Qwen2.5 和 Qwen3,前兩者是 2024 年發佈的模型,Qwen3 在今年 4 月 29 日首發上線 PPIO 。從 2025 年第二季度開始,PPIO 平臺的 Qwen 模型的使用量開始高速增長,到 5 月下旬時調用量佔比超過一半,最高時達 56%,與 DeepSeek 一同稱爲最受歡迎的兩大開源模型。

趨勢二:儘管 DeepSeek R1 爲代表的推理模型引領了強化學習的技術範式,但 DeepSeek V3 這一類非推理模型卻更受歡迎

推理模型始於 OpenAI o1 模型,特指使用強化學習、思維鏈(CoT)等技術來訓練的模型,可以將複雜任務場景通過多步驟推理生成答案,思考時間越長,模型性能越強。PPIO 平臺上線的推理模型包括 DeepSeek R1、Qwen QwQ、Qwen3 系列、GLM Z1 等。

2025 年 2 月份,推理模型受到廣大 AI 開發者的青睞,其全平臺的使用量佔比保持在 50% 以上。但從 3 月份開始,非推理模型的使用量反超推理模型,並一直延續至今。

這一現象在 DeepSeek 的推理模型 R1 和非推理模型 V3 的調用量中也得到了印證。2025 年 2 月份,R1 在 DeepSeek 模型中的 tokens 調用量要高於 V3,佔比超過50%。但從 3 月份開始,R1 之外的非推理模型 tokens 調用量逐漸上升,並長期保持在 60% 以上。

DeepSeek V3 比 DeepSeek R1 更受歡迎,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在於不同模型適用於不同的用戶需求。

DeepSeek V3 這一類基礎模型適用於日常對話、文本生成、多語言處理等高頻需求,用戶面廣,使用門檻低,而且這一類應用場景通常並不需要複雜的推理過程;而 DeepSeek R1 專攻數學競賽、代碼邏輯等深度推理任務,而且由於深度推理需要消耗更多算力,輸出成本更高,R1 百萬 tokens 成本大約是 V3 的 2 倍左右。

趨勢三:DeepSeek 的數學模型、蒸餾模型的用戶使用量較小,更大的意義在於推動行業研究

在 V3 與 R1 兩大主力模型之外,DeepSeek 還開源了 Prover V2 數學模型,以及基於 Qwen 等基礎模型的 R1 蒸餾模型。

Prover 是 DeepSeek 專門爲數理邏輯與高複雜度任務而設計的數學模型,PPIO 在 4 月 30 日 首發上線了 Prover V2 671B;R1 蒸餾模型則是基於 Qwen 模型而蒸餾的 1.5B、7B、14B、32B 四個不同型號的模型,在數學基準測試上優於 GPT-4 和 Claude-3.5-Sonnet,甚至在多項能力上對標 o1-mini,PPIO 也在第一時間部署上線。

由於這兩個系列的模型面向的用戶場景較爲垂直,相比 V3 與 R1 的使用量較小,僅佔 DeepSeek 系列的 1% 。不過,這兩款模型對於推動 AI 行業的基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

趨勢四:免費的 Qwen 2.5 調用量遠高於性能更強的 Qwen 3,說明相比模型性能,價格依然是用戶選型最關心的因素之一

Qwen 是國內最早的開源模型,生態佈局廣泛。在 2025 年 Hugging Face 的全球開源大模型榜單中,排名前十位的模型全是基於 Qwen 系列二次開發的。

在 PPIO 平臺的 Qwen 模型中,最受歡迎的是 Qwen2.5。PPIO 在 4月下旬針對 Qwen2.5-7B-instruct 等模型開放限時免費活動,該系列模型的 tokens 消耗激增,整體消耗佔 Qwen 系列整體的 90% 以上。即使在 Qwen3 發佈後,Qwen 2.5 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用戶需求。

如果拋開免費模型,Qwen3 的 tokens 消耗量佔據 Qwen 付費模型的 23.48%,在 5 月中旬的使用量一度達到 37%。Qwen3 在業內率先支持混合思考模式,支持 119 種語言和方言,針對模型編碼和代理能力做了重點優化,並增強了對 MCP 的支持。

趨勢五:在圖片生成模型中,文生圖與圖生圖的調用量佔比約爲 9:1

PPIO 平臺不僅提供大語言模型 API 服務,也提供圖像與視頻生成等多模態 API 服務,但在不同場景用戶有不同的使用偏好。

在生圖領域,用戶更喜歡使用文生圖模型而非圖生圖模型。2025 年上半年,文生圖模型的使用佔比從 1 月份的 70% 增長到 6 月份的 90%。

相比圖生圖,文生圖的創作門檻更低,文字描述可以更加精準地傳達用戶的想法與創意,併爲用戶提供更多的創意靈感。而且,文生圖模型經過大量的數據訓練,能夠生成具有較高美學價值和質量的圖像。

趨勢六:在視頻生成模型中,文生視頻與圖生視頻的調用量約爲 1:9

視頻生成模型的用戶使用習慣與圖片生成模型恰恰相反,用戶更加側重於圖生視頻而非文生視頻。圖生視頻模型的使用佔比從 1 月份的 20% 左右,增到到 6 月份的 90% 以上。

圖片生成視頻模型的優勢在於可控性更高,穩定性更好。相比文生視頻常見的不確定性和難以控制的結果,圖生視頻模型能夠更好地保證視頻生成的質量和連貫性,同時也符合視頻創作者的從業習慣和工作流程。在視頻生成領域常見的工作流是,先用文生圖模型生成圖片,再用該圖片生成視頻。

趨勢七:Stable Diffusion XL 逐漸替代 Stable Diffusion 1.5,成爲最受歡迎的圖片生成模型基礎架構

在生圖領域,Stable Diffusion 1.5 與 Stable Diffusion XL 是兩大最受歡迎的生圖模型基礎架構,有大量模型基於這兩大架構進行二次微調,合計佔據平臺使用量的80%以上。其中,SD1.5 可支持二次元、卡通與寫實風格,SDXL 更適合寫實、攝影、插畫等細膩風格。

從 3 月下旬開始,SDXL 系列模型使用量迅速增長,反超 SD 1.5系列模型。SD 1.5 系列模型的使用量在 2 月份高達65%左右,但到5月份已經降低到 22% 左右;SDXL 系列模型的使用量在 2 月份爲 18% 左右,到 5 月份已經增長到 70%。

究其原因,SDXL 由於參數量更大且採用 Base 模型和 Refiner 模型組合,生成圖像細節、色彩、對比度更優,生成圖片細節豐富,對自然語言理解更強,社區支持和插件兼容性也逐漸提升。

Flux.1 模型的整體佔比在 3% 左右,未見有明顯的增長。

趨勢八:阿里萬相是國內最受歡迎的開源視頻模型

在 2 月份,視頻生成模型主要有兩類:一是文生視頻的 AnimateDiff,這是基於 Stable Diffusion 的動畫生成工具,使用量佔比大約在70%左右;二是圖生視頻的 Stable Video Diffusion,使用量佔比大約在20%左右。

從 3 月份開始,騰訊的開源視頻模型 Hunyuan Video 與阿里的開源視頻模型 Wanxiang(萬相)上線後,國內開源視頻模型開始高速增長。到 6 月份,阿里 Wanxiang 使用量佔全平臺的 80%以上,成爲 PPIO 平臺最受歡迎的國產視頻開源模型。

6月份,PPIO 首發上線 MiniMax-Hailuo-02 視頻模型,這是全球範圍內圖生視頻領域排名第二的 SOTA 模型,上線第一週就斬獲了 1.5% 的使用量。

趨勢九:出海需求高漲,約 20% 用戶的 AI 應用場景面向海外

全球 AI 市場空間是國內的幾倍,海外用戶對 AIGC 產品的創造性和付費意願可能比國內更強,如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市場潛力大。國內 AI 領域的創業團隊和獨立開發者更靈活、更迅速地在全球市場崛起。

在 PPIO 平臺,有不少客戶“立足國內,服務全球”,有大約 20% 的 AI 應用場景面向海外。

趨勢十:2025,智能體大爆發

大模型的業務場景分佈在各行各業。可以說,從國有銀行到街邊奶茶店,從手術檯到鍊鋼爐,大模型已沒有行業死角。

在 PPIO 平臺。情感陪伴類應用、創意內容生產類工具、辦公效率類工具以及高校科研項目是對 AI 最大需求方。

同時,2025 年上半年智能體應用也在快速爆發,Manus、Flowith、釦子空間、Lovart、MiniMax Agent、Kimi Deep Research 等智能體獲得了非常高的關注度。

針對智能體應用,PPIO 平臺將在 WAIC 期間正式發佈Agent Sandbox(沙箱)產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