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鄰近預熱技術 金屬製造業省能70%
在全球能源危機與碳排放壓力日益增加,PMC成功研發出前瞻性的「鄰近預熱技術」,將爲金屬製造業節省高達70%的能源消耗。此技術如同爲金屬量身打造的「精準發熱電毯」,摒棄傳統爐具的外部加熱方式,改由內部直接通電加熱,實現前所未有的能源使用效率。
連續爐加熱示意圖:前端爲連續爐入口,後端出口則接往鍛機。PMC/提供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2024年最新統計,工業部門用電佔全國總用電量的55.6%,不僅位居各部門之首,更呈現逐年攀升趨勢。在「巴黎協議」及「歐洲綠色新政」等國際減碳協定的推動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已成爲各國政府的首要任務。
精機中心代總經理李健勲表示,工業製造過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能量轉換器,但目前大部分能量都化爲無用的熱能消散在空氣中。PMC的使命就是設計更精準的節能設備,讓每一分能源都能被充分利用。
金屬製造業中,許多加工程序如鋁合金鍛造和鋼板衝壓,都需要將工件預熱至高溫以提升金屬延展性。如鋁合金自行車踏板曲柄需預熱至近500°C,汽車結構件鋼板更需高達850°C的高溫。傳統連續爐預熱技術就像是用蒸籠蒸包子,依靠熱空氣慢慢傳遞熱能,不僅熱效率低(僅5%至40%),還需要提前預熱設備,造成大量能源浪費。
PMC開發的「鄰近預熱技術」就像是精準包覆性極佳的電毯一樣,通過直接對金屬工件整體通電,利用金屬本身的電阻產生熱能。有效提高熱效率,還能顯著縮短預熱時間,無需設備前置預熱,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PMC與能源署合作,去年已成功爲橡塑膠產業開發出電磁乾燥設備,如同家用微波爐般利用電磁波加熱塑膠微粒中的水分,再結合負壓技術降低露點,比傳統熱風乾燥節省60%能耗。
今年被引入金屬製造業,針對熱鍛、熱衝壓製程開發的新預熱技術,預計能爲業者帶來更顯著的節能效益。一位參與測試的金屬製造廠商說,這項技術就像是從使用柴火燒水轉變爲電熱水壺,不僅省時省力,更節省大量能源成本。
未來,PMC計劃與能源署及產業界進一步合作,將節能技術擴展至熱處理、壓鑄等更多金屬製程。每一項製程的能源效率提升,就像是爲地球添加一片綠葉。
李健勲說,透過這些看似微小但累積起來極爲可觀的技術創新,PMC與產業界一同爲臺灣的節能減碳目標貢獻心力。精機中心呼籲有意提升能源效率的金屬製造業者,可與中心聯繫,共同探索適合各自制程特性的節能優化方案。
PMC系統應用部電話(04)2359-5968分機692副理範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