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池金屬公司在業內首次實現新型鋰提取技術商業化 預計年產能近5000噸
財聯社7月11日電,國際電池金屬公司(international Battery Metals, lBAT.CD)成爲第一家採用新型過濾技術實現鋰的商業化生產的公司,這一舉措有望帶來更便宜、更快的電動汽車電池金屬供應。在猶他州的一個由私人公司UsMagnesium控制的基地,lBAT本週開始使用其直接鋰萃取(DLE)技術,以每年近5000噸的速度生產商業鋰。 (路透)
相關資訊
- ▣ ETF甄選 | 7月鋰電池排產向好,新型鋰提取技術首次實現商業化,電池、稀有金屬類ETF領漲市場
- ▣ 雙碳晚報|寶馬上半年純電及高端車型實現兩位數增長 國際電池公司首次實現新型鋰提取技術商業化
- ▣ 鋰礦開採迎來革命性變革?IBAT首次實現新型鋰提取技術商業化
- ▣ 亞太股份:公司在輪轂電機技術已實現國內率先產業化
- ▣ 中信證券:鋰電新技術商業化加速,產業鏈放量提速在即
- ▣ 華自科技:公司鋰電產品和技術處在行業前列,已按客戶需求向頭部鋰電廠商提供半固態電池產線
- ▣ 天齊鋰業:已建成鋰化工產品年產能8.86萬噸/年,加大產能爬坡,預計產品產能將提升至超14萬噸/年
- ▣ 鹽湖股份:公司擁有3萬噸碳酸鋰產能,預計2024年實現約4萬噸產量
- ▣ 固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 鋰電池產業鏈逐步實現供需改善
- ▣ 天奈科技:公司目前客戶已覆蓋國內知名鋰電池生產企業及日韓頭部鋰電池生產企業
- ▣ 贛鋒鋰業:公司半固體金屬鋰負極電池,負極都使用金屬鋰
- 年產5000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投產!
- ▣ 大中礦業:擬投資10億建設年產3000噸金屬鋰電池新材料項目
- ▣ 國內首部鋰電池海運安全技術行業標準發佈
- ▣ 《國際產業》藉SPAC掛牌 本田聯手SES研製鋰金屬電池
- ▣ 天華新能:公司新能源鋰電材料業務主是從事電池級氫氧化鋰及電池級碳酸鋰產品的生產銷售
- ▣ 《產業》臺塑新智能完成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 強化新能源核心技術
- ▣ 鋰電相關產業“卷技術” 鋰電隔膜技術提高性能成本更低
- ▣ 大中礦業(001203.SZ)擬10億元投建年產3000噸金屬鋰電池新材料項目
- ▣ 中企新型儲能項目實現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全球首次大規模商用
- ▣ 贛鋒鋰業:公司總提鋰產能未來將有三成來自鋰電池回收
- ▣ 藏格礦業:通過技術研發、工藝優化實現降本增效,2024年計劃產銷氯化鉀100萬噸和碳酸鋰10,500噸
- ▣ 億緯鋰能:公司在儲能電池領域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
- ▣ 鹽湖股份:擁有3萬噸碳酸鋰產能裝置,通過持續的技術升級改造,預計在2024年能夠實現約4萬噸的產量
- ▣ 天華新能:子公司奉新時代擁有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
- ▣ 雅化集團:公司現有鋰鹽綜合設計產能7.3萬噸
- ▣ 《國際產業》新創公司Sila:將在美國量產新一代電池材料
- ▣ *ST星光:公司鋰電池生產設備業務主要爲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提供鋰電池整條生產工藝鏈的中後段設備
- ▣ 藏格礦業:2025年藏格鋰業計劃實現碳酸鋰產量、銷量均爲11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