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拒絕復刻,做"自己的菜"
閃電體育7月18日訊“蘇超”火爆出圈成爲社會熱議的焦點,南京隊主場迎戰蘇州的焦點戰涌入60396名觀衆,這一人數堪比頂級職業聯賽熱門場次。
也讓人們看到了城市聯賽的巨大潛力與魅力,很多人也開始期待自己的城市聯賽。但城市聯賽的生命力,從來不在複製粘貼,而在對本土基因的精準解碼,最該警惕的是陷入"東施效顰"的陷阱。
避免跟風,首先要認清賽事的本質是"城市敘事"而非"競技復刻"。"蘇超"的"早茶德比"之所以動人,是因爲揚州與泰州的早茶文化本就刻在市民基因裡;南京與蘇州的對決能引發熱議,源於兩座城市歷史脈絡中的競合關係。若脫離這種本土密碼,盲目照搬"德比戰"概念,只會淪爲空洞的營銷噱頭。
拒絕模仿,更要守住"草根底色"。有些地方看到"蘇超"的火爆,便急着引入職業俱樂部、鋪設昂貴草坪,反而丟掉了城市聯賽最珍貴的"煙火氣"。城市聯賽的核心是讓各行各業的足球愛好者們能在下班放學後走上賽場,讓社區大爺能搬個小馬紮在場邊加油。過度商業化、專業化的改造,只會讓賽事離老百姓越來越遠,更不會有情感共鳴點。
城市聯賽的魅力,正在於它像城市裡的老槐樹——每個城市的樹齡、形態都不同,卻都能爲當地人遮風擋雨、留下回憶。與其照着"蘇超"畫瓢,不如靜下心來,種好自己城市的那棵"體育之樹"。賽事組織得當,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城市聯賽就能夠成爲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成爲城市的新名片。對於廣大老百姓而言,城市聯賽不僅是家門口的體育盛宴,更是城市凝聚力的象徵。
隨着更多城市借鑑“蘇超”模式,舉辦自己的城市聯賽,體育與文旅,與城市的融合將更加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城市聯賽將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興起,成爲全民健身的新舞臺,爲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爲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但在這個過程中,切莫爲賽而賽、爲學而學,找到屬於自己的賽道,纔是真正的王道。
閃電體育 丁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