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搶LABUBU鬧出人命?離譜謠言何以出爐

人紅是非多,LABUBU也沒能躲過。

據媒體報道,6月13日,一段聊天記錄合集傳播,並配有幾段視頻,其中包括有人在泡泡瑪特售賣機前大打出手,以及一女子倒在商場地上的畫面。有網友對此內容進行截圖,並配文“商場一女子爲搶LABUBU墜樓身亡”的文字。

微博上也有網友對這段畫面進行熱議,有大V發佈以上畫面,並質疑“網傳有人在商場搶泡泡瑪特LABUBU盲盒時摔死了?畸形營銷該管管了”。

記者聯繫網傳視頻中發生女子墜樓事件的嘉興八佰伴商場,一商戶工作人員表示,的確有人墜樓,但肯定不會是因爲搶盲盒,泡泡瑪特售賣機就在底層的另一個角落,怎麼會墜樓呢?

又是熟悉的配方,幾張微信截圖和視頻畫面,隨便拼湊,移花接木。爲何就有人信以爲真,大肆傳播?如此離譜的謠言,何以大行其道?當然,一般能引起公衆關注,媒體介入,都少不了另外一味熟悉藥方——有人推波助瀾。

似乎加上“網傳”二字,就能卸責。網絡上,信息蕪雜,乍看有時真假難辨,但這不是不假思索、不加甄別地“慣性轉發”那些涉嫌不實信息的理由。

拼圖造謠的始作俑者,當然需要譴責,若造成實際侵權,還應進一步究責。此外,加上“網傳”按語,實則可能暗含追求流量的“接力網傳”行爲,也很畸形。前不久,三千萬粉絲的大V微博爲吸睛而造黃謠,最終只得道歉,並被一些粉絲取關。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環境下,任何人都應有相應的媒介素養和社會責任,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絡達人、大V更得有清醒的認識。上網若只是把信息接收模式調成“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狀態,不論是非,先站立場,先轉後看,那轉發則是雙刃劍。哪怕是好心有時也會辦壞事。當闢謠太甚,反轉太多,大家發現自己總被故意誤導,對着虛設標靶表錯態的被愚弄感,會使人本能地反感,陷入信無可信的尷尬。

LABUBU爆紅,相關從業者哪怕賺得盆滿鉢盈,只要產品過硬,市場合規,能從情緒經濟中獲益也是本事。反之,若心懷鬼胎,背地使壞,造謠生事,妄圖渾水摸魚獲利,敗露後只能遭輿論撻伐甚至法律責罰,百無一利,反惹一身騷,殊爲不智。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李曉亮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