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基深耕馬拉威23年 數位健康系統推動愛滋醫療品質新革命
屏基副院長黃偉春(右)與ISQua 董事暨外部評估獎項委員會主席 Philip Crowley教授合影。圖/屏基提供
屏東基督教醫院從2002年起深耕非洲馬拉威醫療發展,協助當地從臨牀照護到電子病歷全面升級,歷經23年,現已發展成涵蓋全國愛滋病電子資料系統(Electronic Data System, EDS)及全國公立醫院公版醫院資訊系統用於提升全國醫療品質管理機制。
屏基副院長黃偉春代表醫院受邀參與10月12日至15日在巴西聖保羅舉行的第41屆國際醫療品質協會(ISQua)年會,以「馬拉威優質愛滋病毒醫療保健系統」爲題演講,受各國醫療品質與公共衛生領域專家關注,ISQua董事暨外部評估獎項委員會主席 Philip Crowley教授對屏基對馬拉威的貢獻讚賞有加。
黃偉春指出,屏基2004年起在馬拉威姆祖祖醫院彩虹門診開始導入愛滋病電子資料系統,到今天全國系統化電子醫療記錄與服務流程,協助馬國科技轉型,更是一次深層的品質革新。
黃偉春說明,愛滋病電子資料系統的演進讓醫療人員即時查閱病歷、追蹤療程、提升藥物管理效率,並結合品質監測與數據分析,將原本零散的愛滋照護轉化爲持續改善的品質循環。
「我們從臨牀起步,逐步建構系統、建立團隊,如今愛滋病電子資料系統不僅服務病人,也成爲品質管理與決策的依據,讓馬拉威的愛滋病醫療照護品質有系統地提升。」屏基執行長餘廣亮說,馬拉威的經驗證明,當科技與在地共創結合,培育當地人才達成永續發展,數位健康才能改變醫療品質與公平性。
屏基專案經理吳宗樹指出,屏基在馬拉威深耕23年,累積多項核心成果,包括電子病歷系統演進與整合,從地方門診到全國電子病歷系統,支援臨牀照護、用藥追蹤與實驗室通報。建立品質管理體系,導入以資料爲基準的品質監測與改善循環,使愛滋照護更精準、可持續。協助當地醫療人員能量提升,培訓超過2000名醫療與資訊人員,確保系統由本地團隊長期維護,提升公平性與可近性,讓偏遠地區病患就醫紀錄即時同步,醫療可近性明顯改善。
屏基與挪威 Luke International (LIN) 團隊、馬拉威衛生部數位健康司攜手合作,建立出涵蓋248間院所、超過16萬名患者資料的國家級HIV照護資訊平臺。該系統現已成爲馬拉威衛生體系的核心繫統之一,也爲未來其他疾病監測與疫情應變提供可擴充的基礎架構。
屏基副院長黃偉春(左)與ISQua 主席阿根廷籍Ezequiel Garcia Elorrio教授合影。圖/屏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