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季度營收利潤雙增 中國市場回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8月1日,蘋果公佈了 2025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本季度實現營收 940.36億美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爲234.34億美元,同比增長9%。
儘管面臨宏觀經濟波動、關稅壓力及AI戰略遲緩等多重不確定性,蘋果整體業績依然超出市場預期,核心產品線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中,蘋果的大中華區營收爲153.69億美元,同比增長4%,中國市場有所回暖。
此外,蘋果第三財季因關稅支出約8億美元,並預計9月當季關稅成本將達11億美元。
iPhone銷售額同比增長13.5%
分產品來看,iPhone作爲營收主力,三季度淨銷售額達445.8億美元,同比增長13.5%。蘋果CEO庫克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iPhone 16系列的銷量相比去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換機率創下新高。
Mac產品線也取得強勁反彈,淨銷售額爲80.5億美元,同比增長14.8%。庫克指出了自研芯片的推動,“Mac的換機率同樣創下新高,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購買配置蘋果自研芯片的Mac產品。可以說,蘋果芯片在推動用戶換機、升級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不過,與此同時,iPad和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線出現下滑。其中iPad三季度淨銷售下降8.1%至65.8億美元,而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類營收也下降8.6%至74億美元。
服務業務繼續成爲增長穩定器。三季度的服務營收達 274.2億美元,同比增長 13.3%,包括訂閱、雲存儲、App Store 生態收入的穩步擴張。
綜合來看,iPhone、Mac 與服務三大支柱業務合計支撐了整個季度的增長格局。硬件產品線(iPhone、Mac、iPad、可穿戴)合併淨銷售爲666.1億美元,同比增長8.2%。
另一方面,蘋果在AI戰略佈局上進展緩慢也引發市場擔憂。截至目前,蘋果股價年內累計下跌約 17%,而英偉達、微軟和Meta等其他科技巨頭持續上漲。部分投資人認爲,蘋果尚未提出一項明確、可執行的AI路線圖。
對此,庫克在財報會議中迴應:“我們正在大幅增加AI方面的投資,正在將AI融入設備、平臺和公司各個層面。”
印度市場遭遇關稅挑戰
今年以來,蘋果在中國也通過多種優惠等方式維持基本盤,並恢復增長。庫克表示,本財季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主要得益於iPhone銷量的增長,同時Mac的銷量也大幅增長,並且指出中國的“國補”政策爲蘋果的部分產品帶來了積極影響。
整體來看,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小幅回暖。據IDC數據,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達2.95億部,延續了前幾個季度的低速增長態勢。市場格局方面,三星、蘋果、小米位列前三,分別佔據19.4%、15.7%和13.5%的市場份額。
但在中國市場,蘋果的壓力依然明顯。Canalys數據顯示,2025年Q2蘋果在中國出貨約1010萬部,市場份額爲15%,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位列第五。同期華爲以1220萬部出貨重回中國市場第一,隨後依次爲vivo、OPPO、小米,都在激烈搶奪市場份額。
蘋果在中國的處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一方面是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場、摺疊屏、AI等領域的持續突破,另一方面華爲的迴歸也直接衝擊高端市場。不過,從中國市場份額看,前5家頭部廠商都在伯仲之間。
然而,在財報發佈前夕,美國貿易政策帶來了新的外部衝擊,蘋果的“印度製造”突遇關稅挑戰。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稱,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來自印度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外加一項未披露額度的罰款。
這一政策直接波及到蘋果的印度製造策略。Canalys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向美國發貨的2710萬臺智能手機中,印度組裝的手機佔了44%,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爲13%。
短期來看,蘋果將面臨製造成本上升與出口利潤壓縮的現實挑戰。不過,行業分析普遍認爲,蘋果不會因此放棄印度佈局。一方面,印度本地市場正快速崛起,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仍可能尋求豁免或達成新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