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信義國小建通學步道砍19棵小葉欖仁 遭批「負面環境教育」
屏東市信義國小大門前一排19棵小葉欖仁樹因通學步道工程2日遭移除,引發民衆惋惜及森林城市協會批評「負面環境教育」。(謝佳潾攝)
屏東市信義國小大門前一排19棵小葉欖仁樹因通學步道工程2日遭移除,引發民衆惋惜及森林城市協會批評「負面環境教育」。(謝佳潾攝)
屏東市信義國小大門前一排19棵小葉欖仁樹因通學步道工程2日遭移除,引發民衆關心及森林城市協會批評「負面環境教育」,護樹團體認爲要讓路平不需要砍樹,設置植栽帶即可解決問題,且學校坐東朝西,校方砍大樹會讓接送學生的家長受到嚴重西曬,對此,校方表示,小葉欖仁樹的落果落葉曾造成學生、老人家及騎士受傷,所以有移除必要,一切都是經過審慎評估且依照程序辦理。
日前有民衆在臉書社團發文指出,信義國小大門前的一排小葉欖仁樹,因通學步道工程將於2日遭移除,這19棵樹陪伴他20多年,眼見它將被砍,他難過得哭了出來,同時也聯繫校方是否能不移除,但校方稱小葉欖仁屬於淺根性樹種,根系結構不適合移植,而爲了學生安全與校園整體規畫,必須砍除。
民衆稱,雖然校方提到未來仍有植栽規畫、持續綠化,但這樣的結果還是令人遺憾。相較民衆的溫和發文,護樹團體、森林城市協會則直接批評「負面環境教育」。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說,雖然小葉欖仁樹會因浮根導致步道不平,但現有的人行道寬4.5米,若留2米給小葉欖仁樹當植栽帶,人行道淨寬也還有2.5米寬,遠超過1.5米人行建議寬度,所以要讓路平,根本不需要砍樹。
莊傑任說,類似的問題在高雄多所學校也發生過,後來選擇設置植栽帶解決問題,成功案例不少,他不懂爲何他向學校建議後,校方不採納,執意要砍樹,其實就算施工在即仍可變更設計,這些都不是問題,況且學校坐東朝西,若把大樹都砍了,下午接送學生放學的家長肯定會受到嚴重西曬。
對此,信義國小校長馮麗珍解釋,去年屏東市公所有針對通學步道工程辦理地方說明會,當時很多民衆都提出長期以來小葉欖仁樹的落葉、落果對他們造成很大的不便,加上還有浮根損壞路面的問題,確實有學生、老人家、騎士因此跌倒受傷,所以只好忍痛移除,但一切都是經過審慎評估並依法定程序辦理。
馮麗珍強調,學校很重視環境教育,每年都會編列預算修整樹木,此次雖移除小葉欖仁樹,但臺灣原生種樟樹是移植至他處繼續生長,所以絕對沒有隨意砍樹或不愛惜樹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