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國小通學步道嶄新啓用 打造安全上下學環境

新竹市「水源國小校園周邊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30日完工啓用。(陳育賢攝)

新竹市「水源國小校園周邊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30日完工啓用。(陳育賢攝)

新竹市政府致力改善校園周邊交通與通學環境,其中,「水源國小校園周邊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30日完工啓用,嶄新的通學步道兼具安全、美感與綠意,以人爲本打造步行友善的通學廊道,讓學童上學更加安心、家長更加放心。

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水源國小位於仰德路,是連接竹科與竹北市的重要通勤幹道,該路段在上、下班與學童通學時段交通繁忙,過往因道路狹窄、視線死角與人車混流問題,通學環境存在高度風險。

對此,市府提出全面性通學步道改善計劃,針對步道狹窄、鋪面不平、視線遮蔽、接送亂象、號誌老舊等調整,整合交通與景觀設計,提升整體交通安全與空間品質,並導入「人本友善、綠意共融、形象再造」3大核心設計理念,打造安全舒適的通學環境。

市府指出,水源國小通學步道總長度約147公尺,包含設置避車彎、迴轉道與家長接送區,並透過綠植栽打造開放式的校園空間,步道更使用透水磚落實ESG永續理念,兌現市府對水源國小親師生與周圍居民的承諾。

教育處表示,水源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總經費達1144萬3000元,從現地環境實勘、校園動線調查到專業規畫設計,歷經多次跨單位討論與整合,以實際使用者需求,整合整體步道,全面檢視人行與車行動線,減少人車爭道情況,並採用透水舖面、緩坡及色彩導引標線設計,確保無障礙通行與動線流暢,提升通學空間的安全性。

水源國小校長陳桂裡說,通學步道改善工程完工後,不僅解決校門口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與視覺死角,也同步整頓校園出入口、擴大接送腹地,將斷點進行串聯,釋出更多有效空間,重塑校園形象與街角美學。

此次工程重視安全、綠意與美感,讓孩子們能夠在1條兼具機能與美感的道路上快樂上學,安全回家,尤其校門口的退縮與視線打開後,讓交通秩序顯著改善,師生與社區居民皆受惠。

教育處補充,未來市府將持續爭取中央資源,擴大推動竹市各校的周邊通學空間與人本道路改善,透過制度性與實體環境改善雙管齊下,讓「步行上學」成爲新竹市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