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西市場排煙、停車遭檢討 縣府:研議改善

昨天是假日,屏東西市場人潮稀疏。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西市場斥資2.4億元原址重建後,開幕逾1年,硬體設備問題連連,人潮銳減。審計部日前公佈113年度屏東縣政府總決算審覈報告,直指西市場攤位規畫失當、排煙設施與停車位不足及多元活動空間運用欠佳;藍綠議員也都說,油煙設備問題反映很久。

縣府迴應,相關問題已研議改善。

審計部報告調查指出,西市場是南臺灣首座可調控室內溫度及自動換氣綠建築市場,啓用不久因市場攤位規畫失當、排煙設施未裝置通風管,場內油煙瀰漫、停車位不足等因素,導致人潮銳減,部分攤商營運不久退出。西市場與周邊建國市場、中山黃昏市場的服務範圍有重疊性,有待深化定位。

西市場自治會長高藝哲說,西市場原本是菜市場,經觀察,菜市場定位沒有太強吸引力,轉型朝美食街方向,西市場周邊有可以停遊覽車空間,也有外縣市旅遊團慕名參觀,也來此吃午餐。

有攤商說,市場有舉辦活動就會吸引人潮,也有攤商提到,重要排煙設備要趕快設置。也有讀者反映,近期出現外面下大雨,西市場內下小雨。

藍營議員陳揚批,油煙與環保設施後知後覺,反映多次,纔要花大錢補破網。藍營議員蘇資婷憂心成爲蚊子建設。綠營議員樑育慈說,油煙設備反映很久,城鄉處不能再拖。市場人氣下滑,建議要與自治會雙向溝通,找出西市場亮點。

城鄉發展處表示,西市場規畫94攤,目前66攤進駐,約7成,由自治會管理,縣府輔導與監督,西市場逐步轉型「市集型態之複合空間」。攤商反映油煙設備,城鄉處坦言,當時規畫時未充分預見熟食與餐飲業比例攀升,導致排煙設施不足,滾動檢討,現階段設中央抽排系統,配合攤位靜電除油煙、水洗式設備及活性碳過濾,提升排放效能,系統建置採分期,降低對攤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