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萬倉街鐵路橋下通廊改造後 中秋連假再推「屏·花漾市集」
屏東市萬倉街鐵路橋下的歷史,是屏東人共同回憶,隨着屏東市區鐵路高架化,2017年平地軌道都市縫合形成綠色廊道,縣府將改善閒置空間,打造新的橋下廊道人行空間,成爲鄉親運動、散步的休憩點,公共藝術就以「貓洞」爲靈感創作。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今年完成屏東市萬倉街鐵路高架橋下特色廊道改造後,今年七夕首次推出3天「屏・花漾市集」獲好評,爲延續熱度,中秋連假10月3到5日將推出以花卉與甜點爲主題市集。民代反映舉辦活動時,周邊機車停車位不足、環境衛生與噪音問題等,縣府表示逐步改善。
屏東市萬倉街鐵路橋下的歷史,是屏東人共同回憶,過去火車鐵道下方空間開挖讓人車通行,行經必須將頭稍微彎下來,屏東市仁愛路「貓洞」別名因此而生,隨着屏東市區鐵路高架化,2017年平地軌道都市縫合形成綠色廊道。
縣府接管後發現,橋面正下方植栽因缺乏日照導致生長不佳,也積極改善橋下鋪面設施、植被生長、增設燈具照明,打造新的橋下廊道人行空間,也將人行道融入鐵道元素、建置「貓洞」裝置藝術。
縣府工務處表示,市區最熱鬧復興路至自由路段,總長380公尺鐵路橋下通廊植被、動線及照明改善,讓旅客與居民有更舒適且安全人行通道,閒置空間轉型,創造城市新地標。
工務處表示,此次工程建置裝置藝術洞見光影「貓洞」,將「貓洞」造型重現,融入鐵路及縣政推動科技產業爲設計元素,分飾發展過程過去、蛻變、未來。未來朝向制度性規畫,透過人潮帶動屏東夜市觀光效益。
屏東縣議員黃明賢、樑育慈等議員接獲相關交通停車動線問題,黃明賢說,周邊機車停車格太少,活動音響太大聲,希望減少對周邊住戶干擾。縣府表示,請廠商除了維護鐵道下空間,也須加強周邊環境清潔,夜間喇叭部分,會調整音響方向,減少對住戶干擾。
屏東縣議員樑育慈認爲,萬倉街的橋下空間活化後,人車潮帶動周邊屏東夜市經濟效益。縣議員陳揚說, 鐵路橋下空間整理出來值得肯定,但現行文創市集頂多一個月一次,不像潮州、東港或水門夜市,每週固定擺攤,形成夜間經濟,縣民要的是有持續性、在地化夜生活選擇,而不是偶爾熱鬧一下。
10月中秋連假期間10月3日到5日下午4時至晚間9時,從繽紛植栽到療愈甜品,市集再推出,讓改造後的鐵路橋下空間成爲民衆休閒與觀光新亮點,縣府表示,透過品牌活動,維護空間改造成果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屏東市萬倉街鐵路橋下的歷史,是屏東人共同回憶,隨着屏東市區鐵路高架化,2017年平地軌道都市縫合形成綠色廊道,縣府將改善閒置空間,打造新的橋下廊道人行空間,成爲鄉親運動、散步的休憩點。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