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去年營收淨利雙降,對公業務“獨佔”80%業績

平安銀行3月14日晚間披露的年報顯示,2024年,該行營收、淨利潤,較上年分別出現了180億元、18億元左右的下降,同比降幅超過10%、4%。雖然營收2023年已經出現下滑之勢,但與淨利潤同步下降,還是十多年來首次在該行出現。

最近兩年來,貸款有效需求不足、息差持續收窄,商業銀行的收入、利潤普遍面臨衝擊,平安銀行也不例外。2024年,該行的淨息差較上年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同時,由於主動調整資產結構,零售業務淨利潤大幅下滑,顯著拖累了該行整體業績表現。

不過,該行的對公業務,仍有不俗表現,成爲主要利潤來源。去年全年,該行對公業務收入、淨利潤,同比均增長了20%左右,在全部淨利潤的佔比,更是接近80%。

淨利潤下降4.2%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466.9億元,同比下降10.9%;淨利潤445.08億元,同比下降4.2%。

最近兩年來,隨着有效貸款需求增長放緩、息差持續下滑,2022年已有個別銀行的營收、淨利潤下滑。目前已披露去年全年業績的近20家A股銀行中,也有少數幾家去年的營收或淨利潤同比下降。

與同業的情況類似,平安銀行2023年、2024年的營收,同比也分別下降了8.4%、13%。但有所不同的是,早前兩個年度,儘管營收出現下滑,但該行全年的淨利潤,同比仍分別增長了2.1%、1.9%。全年營收、淨利潤同步下滑的情況,還是該行合併以來首次出現。

該行去年業績下滑,主要是四季度淨利潤降幅較大。去年前三個季度,該行營收逐季下降,收入規模從一季度的387.7億元,降至三季度的344.5億元,但利潤變動並不明顯。到了四季度,營收入雖然較上季小幅增長,達到351億元,但同期淨利潤只有47.79億元,環比下降了90億元以上,降幅接近70%。上年同期,該行淨利潤雖也環比下降,但降幅明顯低於今年四季度。

平安銀行營收、淨利潤均出現負增長,與息差下降、貸款有效需求不足 、主動調整資產結構等原因有關。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該行的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2.07%,同比下降13個基點,人民幣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4個基點。而在同期,該行貸款平均收益率4.54%,同比下降89個基點,降幅遠高於存款平均利率。

對公、零售兩大業務中,企業貸款平均收益率3.56%,同比下降0.44個百分點,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5.56%,同比下降1.02個百分點,降幅均高於存、貸款總體水平。到了四季度,對公、個人貸款收益率,已經低於全年水平,分別爲3.44%、4.88%。

這也導致淨利差、息差走窄。去年,該行淨息差、淨利差則分別爲1.87%、1.83%,同比下降0.51個、0.48個百分點。加上3.37萬億元的貸款規模,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導致全年934.27億元的利息淨收入,同比下降了20.8%。

平安銀行解釋稱,受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影響,新發放貸款利率下降,疊加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及貸款重定價效應等影響,資產端收益率持續下行。同時,該行主動壓降了零售高風險資產。

該行預計,在資產重定價及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預計2025年淨息差仍有下行壓力,但下行幅度有所趨緩。後續將繼續加強資產負債組合管理,精細化定價管理,做好前瞻引導,緩解息差下行。

除利率下行導致的息差收窄、貸款需求等因素,業務、收入結構也影響了該行的收入、利潤,而首當其衝的是零售業務。

根據披露,截至去年底,該行個人貸款1.77萬億元,同比下降超過2000億元,降幅達到10.6%。去年零售業務收入712.5億元,同比減少約249億元,降幅接近35%;但利潤總額、淨利潤分別只有6000萬元,同比大幅下降95%左右。

在2023年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就曾提到,零售轉型戰略不會變,原來是零售突破,現在是零售做強。該行過去高利率、信用類貸款太多了,而零售最終的客戶結構一定是中風險與低風險爲主、少數高風險爲輔的組合。

而該行零售業務淨利潤急劇下降,主要就是資產減值所致。去年全年,平安銀行資產減值損失總計損失494.28億元,同比下降16.4%。其中,而在同期,來自零售的減值損失,就達到 487.3億元,佔比高達98%。

對公貢獻近80%淨利潤

儘管零售業務利潤和利息收入,都出現了大幅下降,但平安銀行去年對公業務,仍有不錯表現,甚至獨挑收入、利潤大梁。

2023年下半年開始,平安銀行開始調整業務策略,將原來的“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調整爲“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對公做精的方向與策略,包括做實對公客戶分層分類經營體系,聚焦戰略客戶業務,全力增強授信客戶,增加授信客戶及價值客戶的總數目,強化對公高質量客羣的考覈引導,在嚴守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提升審批效率。

經過一年的調整,這一策略已見成效。年報顯示,去年全年,該行企業貸款餘額約1.6萬億,同比增加約1700億元,增幅12.4%;對公業務營收約638億元,同比增加約103億元,增幅接近20%,在全部營收中的佔比,已從上年的32.5%上升到43.5%。

不僅營收佔比上升,對公業務的利潤,也幾乎成爲利潤的主要來源。去年全年,該行對公業務利潤總額、淨利潤分別爲436億元、354億元,分別較上年增加了68億元、60億元左右,在全部淨利潤中的佔比,則高達80%。

除了對公業務,投資業務收益,也爲該行去年的利潤表現,提供了一定支撐。根據披露,去年該行非利息淨收入532.68億元,同比增長14%,在全部收入中的佔比爲36.31%,同比上升7.95個百分點。

其中,其他非利息淨收入291.5億元,同比增長68.7%。該行解釋,這主要是把握市場機遇,債券投資等業務的非利息淨收入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