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尿不只是腎虛 醫揭「膀胱過動症」3證型:情緒也是元兇
▲「膀胱過動症」是一種膀胱功能上有障礙的症候羣。(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膀胱過動症」是一種膀胱功能上有障礙的症候羣,診斷主要依賴症狀表現定義。中醫師指出,當出現「頻尿、夜尿、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4個主要症狀,並且不是因爲感染細菌引起的,就是膀胱過動症的問題,在中醫觀點上,也可分爲三大類型。由於膀胱過動症和情緒及中樞控制失調有關,治療上也要輔助自主放鬆情緒調節及生活飲食調整
中醫師吳文誠指出,膀胱過動症主要病因是膀胱過度活躍,與「膀胱神經調控有關」,且不會伴隨感染的特徵,主要是一種與膀胱功能失調相關的病症,「腎臟腑」、「膀胱功能」及「氣化運作」三者的整合連結失調爲主要病發因素,證型可分爲三大類型。
第一是「脾腎陽虛型」,膀胱的功能受腎氣的調控,腎氣虛弱會導致膀胱的儲尿功能不穩定,脾主運化水溼,脾腎連結不利會使身體水液無法順利轉化成身體可以使用的津液且收斂固攝,因此頻尿、急尿等症狀就會伴隨出現。
第二是「肝氣鬱結型」,中醫理論中肝主疏泄爲全身氣機調達中樞,肝氣不暢經常伴隨中樞神經無法調節,也就是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的一部分,當情緒受阻或過度壓抑時容易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導致神經亢奮性調節不佳,膀胱周邊神經過度敏感化導致膀胱肌肉調節不容易有效自主控制,臨牀上也經常和心火亢盛證型伴隨發生。
第三則是「心火亢盛型」,中醫認爲心主神明,心火亢盛會使神志不安定,煩躁不安的躁動感間接影響中樞神經,也是臟腑失調所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中醫病機辯證之一,臨牀上也經常和肝氣鬱結證型伴隨發生。
吳文誠說,在治療上,除了器官功能調整外,身心調適及全身系統性氣血平衡調整都是必須考慮的治療面向,中醫可透過鍼灸、藥物調理,但膀胱過動症和情緒及中樞控制失調有關,需輔助自主放鬆情緒調節及生活飲食調整,避免辛辣及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茶、酒等,尤其對利尿相關的咖啡因及酒精絕對要暫時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