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香了?法人:嫌貨人才是買貨人 ETF 搭旺季行情
全球「果粉」引頸期盼的iPhone 17於9日正式登場,此次iPhone除主打相機功能升級外,更推出新產品線,也就是更輕薄的iPhone Air。
然而蘋果(AAPL)股價並未上演慶祝行情,當日下跌近1.5%,不禁令人擔心蘋果是否「不香了」。對此法人表示,根據過往歷史經驗,蘋果新機發表後至年底,蘋果及供應鏈指數平均漲幅達9%以上,且帶動臺股平均上揚7%,顯示「嫌貨纔是買貨人」,蘋果及蘋概股後市仍看好,投資人可透過相關ETF,搭上這波iPhone換機潮所帶來的臺股旺季行情。
蘋果公司9日以「令人驚歎」(awe dropping)爲主題,舉辦秋季新品發佈會。除了iPhone手機外,還有新款智慧手錶,以及升級版的高階耳機AirPods。而這也是五年來蘋果首次針對iPhone外觀進行改版,主相機鏡頭升級至4,800萬畫素;另也推出了厚度只有5.6毫米的iPhone Air,外界認爲這是蘋果摺疊手機的前身。
然而,一如既往,許多媒體評論此次蘋果發表會「了無新意」,在許多科技巨頭股價陸續創高下,蘋果股價顯得獨憔悴。10日臺股加權指數在臺積電(2330)、臺達電(2308)等權值股創新高帶動下飆破25,000點整數關卡,續創歷史新高,但主要是AI供應鏈驅動,過往風光的「蘋概股」表現相對平淡,也讓投資人擔憂蘋果光環不再。
不過,法人依舊看好蘋概股後續表現。中國信託投信表示,根據Morgan Stanley指出,隨iPhone 17量產在即,其看好臺股六大蘋果供應商,包括臺積電、鴻海(2317)、臺達電等蘋概股,皆被給予「優於大盤」評級。另外,統計過往五年間,在秋季發表會前一日至該年底最後一日,蘋果及供應鏈指數平均漲幅達9%以上,且帶動臺股平均上揚7%。顯示iPhone在正式銷售前,投資人都會處於觀望,但正式開賣後銷量合乎預期,甚至超乎預期,蘋果和相關供應鏈股價都會有一波不錯的表現。
投資人若想跟上第4季的iPhone銷售旺季行情,且希望分散佈局,可以考慮買進含「蘋」ETF,或蘋概股相關的ETF。其中含蘋ETF如統一FANG+(00757)、國泰北美科技(00770)、中信Nasdaq(009800)、富邦Nasdaq(00662)等,都屬於美股ETF。至於若想買臺灣的蘋概股,則可考慮如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前三大成分股臺積電、鴻海、臺達電皆爲蘋果供應鏈,且也都是AI的受惠族羣,今年以來漲幅近一成,本月即將除息,年化配息率近9%,表現相當不錯。在AI與蘋果齊發力下,00896可望隨着臺股續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