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打破沉默曝光AI佈局 官網釋出實用性AI職務激增
▲拼多多。(圖/CFP,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當全球科技巨頭爭相押注AI,阿里、抖音等電商平臺不斷推出自研大模型時,拼多多卻長期保持低調,鮮少公開闡述AI戰略。然而,拼多多官網最新跡象顯示,實用性的AI職缺激增,顯示出拼多多正朝向AI領域「黑馬」的角色悄然加速。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拼多多2025年第二季財報仍未出現「AI」字眼,但8月以來,官網內社會招聘欄目密集釋出與AI、大模型相關職缺,包括大模型平臺工程師、多模態大模型算法工程師、跨境搜索推薦架構工程師、大模型應用算法工程師等。職責涵蓋搜索、推薦、廣告投放、智能導購、圖文生成乃至數字人應用,顯示出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
事實上,拼多多早在2018年創始人黃崢時期就提出「分佈式AI」理念,強調依靠去中心化的智能代理網路支撐平臺發展,並大幅增加研發投入。不過,隨着黃崢卸任,公司對外談AI的聲量大幅減弱。如今,隨着業績增速放緩、競爭壓力加劇,拼多多再度透過加大研發、強化技術來尋求突圍。
今(2025)年上半年,拼多多研發支出連續兩季超過35億元人民幣,同比顯著增長,但佔營收比重仍低於阿里、騰訊。
多位商家透露,拼多多在AI應用上「低調卻激進」。跨境平臺Temu大量依靠AI處理運營、定價、翻譯與清關合規等環節,顯著縮短商品上架時間;在交易糾紛場景,AI系統的介入率甚至高達九成以上。高度自動化的AI決策機制,使拼多多人效比多年居於行業前列。
業界觀察認爲,拼多多雖少談AI,但在電商核心場景中的應用已相當深入。相較於競爭對手強調大模型「故事」,拼多多更專注於讓AI直接服務業務運行與效率提升。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拼多多是一家被低估的AI巨獸,它真正用AI去賺錢,實打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