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酬暴漲十倍,“短劇造星”造福了誰?

最近,“短劇造星”論調再起。

平臺方面,騰訊、愛奇藝的兩檔綜藝,“西裝暴徒”代高政隔空對打新晉頂流“柯淳”;公司角度,爆款演員韓雨彤被聽花島簽下,至此,聽花島旗下已有趙佳、王道鐵、李柯以、韓雨彤、曾輝等多位短劇爆款演員。

平臺和製作公司的齊齊發力,讓行業視線再次集中於“短劇造星”這一話題。

演員韓雨彤(圖源:@聽花島官方微博)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短劇造星”是行業快速發展的直接證明:只有足夠有C端消費力的內容產品,才擁有造星的可能。

以聽花島爲代表的製作公司以及以愛奇藝爲代表的平臺發力,更是從產業層面論證、確認短劇演員的商業空間與內容潛力。

但從這場討論的核心——演員出發,情況就沒有那麼美妙。

從目前的爆款演員發展態勢來看,大體分爲紮根短劇、進軍長劇兩條路。前者需要面對日復一日的套路化劇本與標籤化人設,在日薪過萬與長期發展間進退維谷;後者則需要面對長期鑲邊、演技對比慘烈等諸多殘酷問題。

《貴嫡》劇照(圖源:@騰訊視頻微短劇)

整體來看,儘管當下前景大好,但短劇演員如果想謀求更長期的職業發展,在未來都需要面臨一段“陣痛”。這是有關個體的選擇,但也脫離不了環境的整體影響與推波助瀾。

有時候看似主動的選擇,其實都是在被環境推着走。

短劇演員也有“明星病”了。

最讓人頭痛的是“撕番”,這一讓影視劇行業頭痛不已的“頑疾”最近開始蔓延至短劇圈。

申浩男和蔡欣洋合作的一部雙男主短劇,申浩男粉絲稱蔡欣洋要求壓番、頭等艙待遇,但明明申浩男粉絲數、在短劇圈知名度都碾壓對方,並且短劇圈沒有“壓番”“撕番”的傳統,這讓這部劇未播先火,引起不小討論。

《白晝焚野》劇照(圖源:@同影三千)

事件雖小,但足以看到如今的短劇圈正經歷快速發展與變化,短劇演員“明星化”的趨勢越來越強烈。

短劇演員擁有明星待遇,或許是從今年年初爆火的柯淳開始。

成爲明星的第一步是擁有爆款。今年春節檔,柯淳、餘茵主演的《好一個乖乖女》播放量突破20億,更是讓柯淳一週粉絲暴漲百萬,哭戲還被粉絲稱爲“柯淳一滴淚,天上星破碎”。

如今柯淳抖音粉絲就已突破500萬,隨手發一個短劇拍攝花絮,就有20餘萬的點贊量,一開直播,就是滿屏的嘉年華、跑車禮物。

這種待遇其實其他短劇男演員也有,但柯淳隨後上了雜誌,這對短劇男演員來說,是破天荒的一步。

柯淳登上《費加羅MODE》二月刊封面(圖源:@FashionLitera)

二月,柯淳登上《費加羅MODE》二月刊封面,該本雜誌兩小時銷量超50萬,24小時內銷售額就近百萬,堪比一線小生。

隨後柯淳還與馬小宇、何健麒、申浩男共同拍攝了時裝男士專題,這四位男演員也一度被粉絲們稱爲“短劇F4”。

綜藝舞臺也在向柯淳招手。在今年優酷推出的演技綜藝《無限超越班3》中,柯淳與王浩信、張丹峰、顏安等明星同臺競技,引領節目話題出圈。

王凱沐、王道鐵、曾輝、姚冠宇這另一版本的“短劇F4”,也在6月18日一起登上騰訊綜藝《一見你就笑》。

隨着舞臺越走越大,粉絲們也開始出現“飯圈化”傾向,這不僅出現在柯淳粉絲中,馬小宇、何健麒、申浩男等短劇頭部演員粉絲也都有這一傾向。

費加羅官微評論區

在此前的費加羅拍攝活動中,打開官方微博評論區,前排的都是各家短劇男演員的精美文案+絕美劇照控評現場,甚至和流量明星、愛豆們一樣,這些短劇男演員的粉絲也開始“各司其職”,有人負責做數據,有人負責內容產出,有人則負責組織活動。

在此前愛奇藝舉辦的微短劇盛典“熒光之夜”活動上,就有不少微短劇演員的現場應援。

王格格的巨幅海報出現在藝術中心公交站、蘇州博覽中心地鐵站,從3月14日起全天24小時定格投放兩週,粉絲後援會還在金雞湖月光碼頭國際博覽中心的超級裸眼大屏進行應援。

申浩男的粉絲也選擇了大屏應援,此外還有應援大巴環繞場館四周,王凱沐、柳甯的粉絲也不甘示弱,同樣開上大巴車,組團應援。

申浩男應援大屏及大巴(圖源:@SHN的星冰樂)

除了粉絲造“星”,行業內的影視公司也坐不住了,紛紛押寶短劇演員。

最近,韓雨彤簽約聽花島,就讓不少短劇粉絲感到震驚。

一個震驚的點在於韓雨彤的“銀幕情侶”曾輝也在這家公司,兩人八次搭檔,此次簽約同家公司,更是讓粉絲“嗑到了”;

另一個讓行業震驚的點在於,身爲製作公司的聽花島至此已簽下衆多短劇爆款演員,比如趙佳、王道鐵、鄧靈樞,最近的大爆款短劇《十八歲太奶奶駕到,重整家族榮耀》的兩位主演李柯以、王培延亦是其旗下藝人。

申浩男應援大屏及大巴(圖源:@SHN的星冰樂)

這讓“短劇造星”的論調再次壯大,尤其這是一場發生在生產側的“資源搶灘”。

招兵買馬的不止聽花島,事實上,伴隨着短劇行業的快速發展,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公司開始簽約爆款演員,其中不乏老牌影視公司。

於正的歡娛影視是動作最早、調子最高的,簽下滕澤文、劉擎、何建麒、王宇威等多位演員,這些演員已經開始出現在歡娛長劇中;爆款女演員馬秋元、“西裝暴徒”代高政則簽入心心傳媒,這是壹心娛樂與檸檬影視合作的經紀公司;王凱沐則加入章子怡的飛寶傳媒。

(圖源:@代高政_)

這些“搶籤新人”的公司大體分爲兩類,一類是以聽花島、麥芽爲代表的短劇製作公司;另一類則是歡娛、飛寶、心心爲代表的影視經紀公司,公司屬性不同,簽約演員的目的也不同。

前者重製作,和爆款演員、潛力演員簽約能有效避免演員爆紅後漲片酬、沒檔期的尷尬境地,屬於安全型的“早期投資”。

短劇演員柯淳出演爆款《好一個乖乖女》前後,片酬相差十倍,《好一個乖乖女》出品人李峻丞也在娛理的採訪中稱“沒簽柯淳比較遺憾”,“後悔不已”。

而對於短劇演員來說,與專注短劇製作的公司簽約,起碼能“旱澇保收”,尤其曾打造《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家裡家外》《閃婚老伴是豪門》的聽花島,“演了聽花島的劇就能爆”這種論調一度盛行於短劇演員圈。

《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劇照(圖源:豆瓣)

後者則屬於演員與公司的“雙向奔赴”,簽約這些公司的演員大多有顆想往長劇、電影走的心,馬秋元就曾在採訪中透露,爲出演長劇,自己從去年就已開始進行系統性的表演學習。而這些影視公司也可以將短劇演員納入長劇表演體系中來,或爲話題,或爲熱度,總不失爲一場划算的買賣。

憑藉《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一夜爆火的短劇演員滕澤文簽入於正的歡娛影視後,於正立刻爲其在大熱長劇《墨雨雲間》中安排角色“劉玉珠”,只不過扮相併不適合,導致其與長劇女演員同框時,引發了觀衆“果然短劇主演和長劇演員還是有差距的”的討論與感慨。

滕澤文長短劇對比(圖源:《墨雨雲間》《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

但不論如何,於正這一招,的確讓滕澤文擁有一定熱度以及被看到的可能,但對於其他演員來說,“鑲邊”或許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可見命運。

爲這些短劇演員以及影視公司提供信心的成功樣本是丞磊。《虛顏》爆火後,丞磊迅速出演郭敬明執導劇集《雲之羽》,隨後又與宋軼、周也等長劇頭部女演員合作,擔任男主。兩部待播劇合作的也是白鹿、王楚然,可以說是短劇演員“飛昇”最快的標杆性案例了。

從丞磊的爆火,能看出平臺也沒少在“短劇造星”的過程中推波助瀾。

信息顯示,丞磊經紀公司爲超級向上,超級向上於2023年初成立,爲愛奇藝旗下公司,旗下藝人還有曾舜晞、唐九洲、趙一博等。

翻看丞磊轉型長劇的代表作不難發現,《雲之羽》《顏心計》《與晉長安》等均爲愛奇藝出品。

丞磊在《雲之羽》中(圖源:@南昌之南星)

三大平臺中,愛奇藝動作最具產業性,除了先下手爲強簽約潛力股演員,更是在去年3月舉辦首屆微短劇盛典“熒光之夜”,一衆短劇演員齊齊到場,愛奇藝則爲其授予獎項。

這也是短劇演員擁有“星味”的關鍵一步。獎項的加持一方面能爲其拉高商業空間。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短劇演員被平臺看到,與平臺的產業聯繫也會更加緊密。

騰訊、優酷對於短劇演員的動作主要集中在綜藝,兩部同期對打的演技綜藝均選擇了短劇演員進行話題造勢,騰訊有代高政重現“西裝暴徒”,優酷就有柯淳再現“破碎式演技”。

(圖源:@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趙柯淳)

只不過相比於愛奇藝的產業向中投入,騰訊、優酷對於短劇演員看起來還是“項目制合作”。

不同的選擇背後,代表着不同的未來規劃。

選擇短劇製作公司的,看起來更加篤定在短劇圈闖出一番名堂;簽約老牌影視公司,則更想往長劇、電影走一走,只不過不管哪條路,成爲“星”,都不是件易事。

首先是短劇演員的“身份認證”。和一般的高高在上的明星不同,短劇演員們通常都很接地氣,幾乎每一位頭部短劇演員有事兒沒事兒都會直播,在直播間裡與粉絲可以說是“負距離互動”。

柯淳直播展示才藝不小心摔落(圖源:@高碧瑤)

柯淳較爲出圈的直播名場面就是面對粉絲有關“前女友”“複合”“徵婚”等敏感問題時,也會大大方方和粉絲們侃侃而談,互動遊戲、開玩笑更是不在話下。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誕生於短劇的演員們相比於屏幕更加原生於短視頻,整體“星味”更介於網紅與演員之間,比網紅有內容,比演員更落地。

好的一面在於會與粉絲形成高粘度連接,相對負面的一層則在於距離感被擊碎的同時,光環與商業空間也會被擠壓。

而當短劇演員真正脫離“網感”,走向大屏幕的時候,問題才真正來臨。

《無限超越班》柯淳被銳評(圖源:@無限超越班)

人設標籤化是首要問題。這與短劇內容特性有關,爲了在短時間內快速抓住觀衆眼球,每一位短劇演員都會被簡單粗暴地用一個人設蓋棺定論,“惡毒女二”“清純女主”“霸道總裁”“忠犬男二”.....而一旦被市場定性,此後便都是相同類型的角色找上門來,所以雖然短劇演員演得多,但本質都是在演一個角色。

這會進一步影響演員們的表現力,人設固定了,演技就套路化了。

在《執筆》中貢獻精彩表演的李沐宸,在上演技綜藝時,一段飾演賭徒女友的戲份卻讓觀衆及導師頗感失望,大起大落、突然轉折的演法帶着濃厚的短劇色彩,面對網友“被短劇演法消耗的演員靈氣”的評論,李沐宸也迴應,稱自己將好好調整狀態,“忽略了學習的重要性”。

李沐宸在《無限超越班》飾演賭徒女友(圖源:《無限超越班》)

柯淳也在《無限超越班》上被導師們銳評“ 技術性流淚” ,一身復古制服的代高政,更是憑藉抽象表演變成網友的互聯網樂子。

人往高處走,短劇演員想要獲得更多的演出機會以及商業價值無可厚非,但不管是豎屏還是橫屏,觀衆看待演員,始終看的都是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