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 李在明金文洙都喊減稅
韓國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提出財政擴張與減稅政策。(路透)
距離韓國總統大選只有數週,日前韓國各總統候選人提交了十大競選政策,韓聯社14日的分析指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和國民力量候選人金文洙均將經濟政策放在第一位,但兩人所提出的政策方向和方式則截然不同。
韓國經濟不振,先前政治動盪,加上川普的關稅戰爭,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將今年韓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先前的1.6%大幅下調至0.8%。這是韓國銀行和政府等國內外機構提出的預測值中最低的水平,是第一個接近零左右的成長率。
在經濟發展政策上,李在明認爲,「公平公正的經濟結構」將成爲經濟發展的基礎,透過防範大企業違規行爲,營造有利中小企業發展的環境。金文洙則提出「經濟自由發展模式」,提升企業自主性,保障企業創新發展。制定《自由經濟創新基本法》,爲企業經營活動提供支援。
減稅政策方面,李在明提出精準的稅收支持制度,將降低公民和企業投資的所得稅和公司稅,併爲國防工業出口公司的研發費用提供稅收支援,期許透過降低稅收刺激經濟,還計劃推動「戰略產業國內生產促進稅制度」,加強重點製造業的競爭力。金文洙提出大膽的減稅政策,將基本所得稅扣除額從150萬韓元提高到300萬韓元,爲長期股東和基金提供稅收優惠,也計劃降低最高企業稅和遺產稅稅率。
除此之外,李在明與金文洙的政見都提到支持國內因經濟低迷而受打擊的小企業,併成立工人階級的銀行。在支持年輕族羣的財政政策也持相似立場,李在明承諾推出青年儲蓄計劃,並放寬學生貸款的償還與利息豁免範圍。金文洙則提議擴大生活費貸款,並放寬加入青年貸款以及其他儲蓄計劃的年齡限制。
李在明與金文洙皆提出財政擴張與減稅政策,但並未提供具體的資金保障方案,民衆對財政政策的健全性也有疑慮。若各項政策與經濟成長沒有形成良性循環,那麼財政赤字將越來越大,對國家的信用評等產生反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