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能科技,發了一則“不打自招”的公告,牽出無限陳年往事……
5月6日,儲能第一股派能科技,發佈一則題爲“關於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內幕信息知情人買賣公司股票情況的自查報告”的公告。
公司披露,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及相關內部保密制度的規定,公司對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採取了充分必要的保密措施,同時對本次激勵計劃的內幕信息知情人進行了必要登記。按照相關規範性文件要求,公司對本次激勵計劃內幕信息知情人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進行了自查,還真查到一些情況:
“在自查期間,共有2名內幕知情人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爲。經公司覈查及上述覈查對象出具的書面說明及承諾,上述人員在自查期間買賣公司股票均系基於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以及其對二級市場的交易情況獨立判斷而進行的操作,屬於個人投資行爲。在買賣公司股票前,並未知悉本次激勵計劃的具體方案要素等相關信息,不存在利用本次激勵計劃相關內幕信息進行公司股票交易的情形。”
這則有點“不打自招”的公告,讓人頗多感慨。
01“不打自招”式的公告
首先,嚴厲打擊內幕交易的監管環境之下,上市公司越來越規範,自我要求越來越嚴格。
近一年來,證監會持續加大對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並強調內幕交易嚴重破壞市場公平,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村長不久前表態,證監會要聚焦市場關切,對於特別是投資者深惡痛絕的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爲,依法快查嚴懲。
一個集中體現,就是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市場交易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發現異常交易行爲和資金流向,精準鎖定可能存在違法違規行爲的主體,挖掘潛在的違法線索,爲監管執法提供有力支持。
所以,派能科技在自查中發現兩名內幕信息知情人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爲,這事肯定是留痕的,想捂也捂不住。
另外,公司也表明了自查結果,無論是公司瞭解到的實際情況,還是兩名當事人的陳述,這件事的性質,都構不成內幕交易——“均系基於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以及其對二級市場的交易情況獨立判斷而進行的操作”。
第二點,派能科技真是有點怕了,不想再惹任何一點麻煩上身。
2024年5月,公司董事長韋在勝被河北省永清縣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留置;2024年11月,韋在勝被解除留置。
韋在勝被留置的前後近半年時間裡,派能科技深陷信任危機,股價最大跌幅近40%,市值整整蒸發了50個億!
“立案調查”和“留置”,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立案調查是程序性行爲,表明監察機關對韋在勝涉嫌違法犯罪開始進行正式的調查處理,是在初步掌握一定證據或線索基礎上啓動的深入調查程序。
而“留置”是一種監察措施,是監察機關對被調查人採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手段,主要適用於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的被調查人。
但是,永清縣監委後面解除了對韋在勝的留置。那麼,在此期間上市公司、投資者們的損失,誰來承擔呢?儲柏發現,在投資者社區,有不少投資者對此提出了質疑。不過截至目前,沒有公開信息顯示有投資者因韋在勝被立案調查、留置導致股價下跌而正式向法院提起索賠訴訟。
還有一點,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就在2024年5月16日、即上市公司公告韋在勝被立案調查和留置的前一天,持股12.45%的第二大股東派鋰(寧波)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人)就以74.62元/股的價格精準減持了200萬股派能科技股票,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上海牧鑫私募基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凌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證券有限公司、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以74.62元/股的價格突擊買入公司200萬股左右股票。這,是不是消息被提前走漏、有機構精準接盤二股東減持呢?
精準出逃的二股東實控人叫何中林,在2019年-2022年任派能科技董事。只是前董事這個身份,顯然還是不夠的。像瑞銀集團、方正證券、諾德基金這樣的知名機構,明知是接飛刀,爲何還要爲何中林接盤呢?這個就留給大家自行腦補吧。
何中林,1968年1月出生於湖北大冶,1991年畢業於湖北理工學院電氣自動化系,2001年畢業於香港公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國內水電氣表信息安全專家、知名銀行卡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建設部”)IC卡專家、天津城市一卡通標準鑑定專家組成員、國家電網表計資深信息安全專家、TMT(電信、媒體、科技)行業資深投資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北京融通高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融通高科集團)董事長。
最近,《民營經濟促進法》終於頒佈實施了,派能科技董事長韋在勝對此或許感受深刻。
第六十條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開展調查或者要求協助調查,應當避免或者儘量減少對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應當嚴格依照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進行。”
第六十四條規定:“規範異地執法行爲,建立健全異地執法協助制度。辦理案件需要異地執法的,應當遵守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國家機關之間對案件管轄有爭議的,可以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提請共同的上級機關決定,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禁止爲經濟利益等目的濫用職權實施異地執法。
儲柏不知道韋在勝被立案調查和留置、後來又解除留置這事,真實原因究竟是什麼,當事人有沒有委屈和不平,想來應該沒有吧。韋在勝的身份比較特殊,儲柏此前報道過,他是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爲貴36年來的財務大管家——《侯爲貴36年的“大管家”被立案調查!這個瓜究竟有多大?》。
第三,派能科技股東,有過被處罰前科。
經查明,派能科技股東融通高科及其一致行動人融科創投合計持有32,760,414股公司股份,佔比21.16%。其中,融通高科持有10,887,050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03%。
融通高科作爲派能科技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持股變動比例達到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未及時停止買賣,其行爲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三條,《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十六條相關規定,對融通高科予以監管警示。
2023年1月,上海證監局對融通高科出具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另外,中興系的另外一家儲能公司——興儲世紀,有望和最會資本運作的HJT小企業璉升科技走到一起。當然,這件蛇吞象的事能不能成,還要看監管層審批情況。
02股價跌幅,位列儲能板塊第一
派能科技自2020年上市以來,兩輪融資合計71.68億,派現合計8.53億,而目前公司市值不過百億,淨資產91個億。圈錢能力超一流的派能科技,最近三年的業績實現了向下三級跳,公司股價也已經從最高時跌去90%多。
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12.73億,2023年歸母淨利腰斬一大半,只有5.16億,到了2024年,索性又跌去92%。到了今年一季度末,索性直接虧損3800多萬。
關鍵是,派能科技的毛利率絕對不算低,2024年高達28%以上。但是淨利潤率就表現得太差了,只有2%。
這究竟是怎麼才能做到的呢?
派能科技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
(1)報告期內,受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及行業競爭格局加劇的雙重影響,公司儲能產品銷售價格面臨較大壓力。同時,下游企業持續去庫存的策略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挑戰,對公司經營業績形成顯著下行壓力。
(2)報告期內,一方面,公司產品銷售量1,521MWh,同比減少18.90%,以及市場價格下降導致營業收入下降39.24%;另一方面,受國際外匯市場波動影響,公司匯兌收益較上年同期下降 106.61%,兩相結合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92.03%。
真是這樣嗎?爲何同行業的陽光電源、德業股份,包括阿特斯儲能業務,都大賺特賺呢?限於篇幅,儲柏近期專題拆解一下,派能科技究竟是怎樣做生意、又是如何實現業績大變臉的。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