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集中發財報,攜程佣金率僅國外平臺的1/3|氪金·大事件

作者|王晗玉

編輯|鄭懷舟

2月25日,攜程集團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去年全年,攜程集團實現營收533億元,同比增長19.5%,歸母淨利171億元,同比增長72.1%,經調淨利潤180億元,同比增長89.6%。其中第四季度,攜程集團實現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23.4%,歸母淨利22億元,同比增長66.3%,經調淨利潤30億元,同比增長13.6%。

具體來看,公司國際業務表現亮眼,國際OTA平臺營收全年增速維持在70%左右,一至四季度分別同比增長80%、70%、60%、70%,且在公司總營收中的佔比從一季度的10%提升至四季度的14%。此外,攜程集團2024年入境遊訂單量同比也增長了100%。

這表明,攜程與國際市場上供應商和旅遊人羣的聯繫更加緊密。另一方面,產生於國際業務的營銷投入也令其四季度毛利率同比、環比均出現小幅下降。

在剛剛結束的業績會上,攜程管理層表示公司短期內會優先拓展海外業務。可見後續攜程集團仍將在出境及國際業務方面加碼投入。不過華泰證券的一份研報也指出,攜程國際業務的快速增長有望爲公司打開新的增長曲線,並在長期達到穩態後有更大的利潤彈性釋放空間。

GMV持續領先,佣金率僅1/3

伴隨持續的業務投入,攜程集團在國際市場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但在收入結構上卻與國外主流OTA平臺有顯著區別。

進入2月,Booking、Expedia、Airbnb等幾大國外OTA巨頭也陸續發佈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與這些平臺相比,攜程整體交易規模領先,與Booking同樣達到1.2萬億元左右,同時前者佣金率僅爲國外平臺的約1/3。

通常來看,平臺總收入除以總交易額得出的比率可大致反映OTA平臺的綜合佣金率。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Booking 2024年總收入爲237.39億美元,交易額爲1655.8億美元;Expedia 2024年總收入爲136.91億美元,交易額爲1109.21億美元;Airbnb 2024年總收入爲111.02億美元,交易額爲818億美元。依此計算,三家平臺綜合佣金率分別爲14.3%、12.3%、13.6%。

與此同時,攜程集團2024年交易額爲1.2萬億元,淨營收爲533億元,綜合佣金率約4.4%,相比僅爲國外平臺的約1/3。

拉長時間線來看,攜程集團與國外OTA平臺的佣金率一向差距明顯。

綜合2019-2023年的財報數據計算可知,Booking歷年佣金率分別爲15.6%、19.2%、14.3%、14.1%、14.2%,Expedia分別爲11.2%、14.1%、11.9%、12.3%、12.3%,Airbnb分別爲12.7%、14.1%、12.8、13.3、13.5%。

而攜程集團常年維持在4%左右。

並且其過去一年的交易額與Booking相差無幾。這意味着,攜程平臺上的商家獲得與Booking上相近的訂單量僅需付出1/3的佣金成本。

對於攜程平臺佣金率明顯低於國外平臺的原因,深圳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傑武這樣對36氪解釋:國內如攜程等OTA平臺的佣金率大致跟隨着互聯網行業整體的佣金水平同步發展,國內外費率的差距反映了兩地市場在現階段的差別。

劉傑武認爲,現階段國內多個行業利潤水平較低,因此分配到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費用也比較低,反映到OTA平臺這一端,也就是供應商能夠接受的服務費率相對更低。他指出,不僅是OTA平臺,其他如外賣等O2O行業也均呈現這一特點。

如根據《華夏時報》的報道,美團發言人曾對外披露,美團外賣實際商戶佣金率爲6%-8%,京東在去年5月開始試水餐飲外賣業務時,其披露的商家抽傭也定在5%。

相比之下,美國外賣平臺GrubHub、DoorDash對商家的外賣抽成分爲15%、25%、35%三檔,還要另加2.9%的信用卡處理費。歐洲平臺Just Eat、Deliveroo的抽傭比例在20%-25%之間,韓國平臺對商家的外賣抽成也多在30%-40%之間。

進一步下探,現階段國內市場多個行業利潤水平偏低的一大因素在於消費者,尤其是消費類互聯網應用的廣大用戶,仍對價格較爲敏感——這一點從諸多互聯網應用早期推廣時都偏愛使用打折、補貼等手段獲吸引用戶,以及拼多多能夠大行其道就可見一斑。

但另一方面,劉傑武也指出,國內市場用戶基數大、產業鏈上參與的供應商數量衆多,也更利於OTA平臺達成較高的交易規模。

那麼,從公司盈利角度而言,更低的佣金率會拖累公攜程的利潤率嗎?

全面部署AI,用低費率換高效率

至少從最新的財報業績看,全年171億元的淨利潤讓2024年成爲攜程集團在過去五年最賺錢的一年。

與國外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更多依賴佣金收入不同,國內平臺有廣告、金融等更多元收入結構,在盈利層面不過度依賴佣金率。並且攜程平臺儘管抽成比例低,但相比國外平臺顯然人力成本也更低,同時疊加巨大單一市場的規模效應,龍頭優勢之下,利潤率有望持續提升。

此外更重要的是,國內AI類技術的發展以及商業平臺及時落地應用也爲攜程這樣的公司提高經營效率提供了必要條件。

本次業績會上,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樑建章就提到:“在攜程集團,我們將人工智能創新作爲發展重點之一。我們的人工智能工具旨在使旅行更加便捷和個性化。從旅行規劃階段開始,我們通過定製推薦和獨家優惠激發用戶的靈感。”

中信建投一份研報顯示,攜程運用AI推出的“旅行熱點”基於實時熱點動態調整,爲用戶提供時下熱門選擇。“線路規劃”能幫助用戶自動生成定製路線和每日概覽,用戶平均行程規劃時間縮短40%,據內部測試數據顯示,該功能使用戶出行決策效率提升58%,帶動相關業務轉化率增長12%。

同時在客服維度,據攜程集團首席運營官熊星提供的數據,當前攜程平臺上約80%的諮詢問題可由AI解決,售後服務自動化率超過70%——這讓攜程客服可以將人工投入到更有價值的環節,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

業績會上,攜程管理層還表示目前公司正專注於在業務運營中全面部署AI技術。對此華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攜程以其龐大的實時專有旅行數據運用AI進行個性化的旅行推薦,同時部署端到端服務模式及開放平臺戰略,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優質產品,看好AI對於公司業務帶來的遠期賦能。

對攜程而言,全面部署AI是已經驗證的提升經營效率的有效手段;對平臺上的商家而言,則能繼續維持佣金率相對較低、體驗感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這將有望增厚旅遊供應鏈上各家的經營利潤。

回到當下,從今年回報股東的方式和力度上,或可看出攜程對自身業績表現的信心。2025年攜程啓動4億美元股票回購,同時拿出2億美元現金分紅。而在此前,攜程回報股東多以回購爲主。

2024年業績發佈後,包括中信建投、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等在內的多家證券機構均對攜程集團維持“買入”、“增持”或“推薦”評級。在業績會上,樑建章說,“展望未來,我們期待在不斷變化的旅遊市場中把握新的機遇。並且將持續致力於創新並提升遊客體驗,期待在未來與合作伙伴攜手共創增長與成功。”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