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架構重組落定:非營利母公司與微軟共享約30%股權 確保AGI發展願景

OpenAI於9月12日宣佈完成新一輪公司架構調整,確認非營利母公司將持續保有監管權,同時與長期合作伙伴微軟分別持有約30%股權,形成對等地位。此舉不僅鞏固了OpenAI的治理模式,也爲這家估值逾1000億美元的AI巨頭勾勒出未來成長藍圖。

OpenAI董事長Bret Taylor表示,公司雖然已經轉型爲公益公司 (PBC),但仍維持由非營利母體引導的治理架構,確保所有安全決策圍繞「AGI造福全人類」的使命展開。

OpenAI強調,新組織架構將讓非營利母公司成爲全球資源最充足的慈善組織之一,並且持續支持外部研究與社區創新。

與此同時,OpenAI也與微軟簽署合作備忘錄,象徵雙方歷經一整個夏季的緊張談判終於落幕。

微軟自2019年起投資OpenAI超過130億美元,並且透過Azure雲端服務獨家深度綁定ChatGPT、Copilot等產品。外界普遍解讀,這次協議爲OpenAI加入其他雲服務商合作鋪路,同時維持微軟對核心技術的優先存取權。

然而,OpenAI仍面臨沉重的財務挑戰。隨着ChatGPT用戶突破10億人、年訂閱收入上看100億美元,龐大的算力支出依舊成爲最大成本壓力。

OpenAI估計,2030年研發支出仍將佔營收45%,推理運算成本則佔約25%,意味着該年度一半收入將用於租賃伺服器。僅2025年至2029年間,OpenAI計劃投入高達2500億美元雲端租用費用,對微軟、甲骨文、Google Cloud及CoreWeave等供應商都是重大利多。

除了資金與技術挑戰,OpenAI也面臨來自Elon Musk的法律訴訟,以及年底前須完成重組以確保190億美元融資到位的壓力。公司同時啓動首輪5000萬美元非營利資助計劃,支持AI普及與經濟創新,藉此迴應社會責任期待。

微軟方面則同步加速自研AI佈局。AI部門主管Mustafa Suleyman在內部會議中表示,將擴充基礎設施、自主訓練大型語言模型,與OpenAI、Anthropic、xAI 等競爭對手正面交鋒。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補充,公司將採多模型策略,讓企業與開發者可依需求選擇不同供應商技術,確保靈活性。

整體而言,此次OpenAI架構重組與微軟展開新一波合作,不僅爲AI產業穩定軍心,也顯示通用人工智慧 (AGI)仍是全球科技巨頭共同押注的未來核心。接下來的挑戰,將是如何在龐大成本與競爭壓力下,維持創新速度並實現「造福全人類」的承諾。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