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董事佔比持續成長 安永揭三大產業仍有努力空間

臺灣女董事協會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7日共同舉辦「2025剛柔並濟大未來」論壇,現場聚集近300位上市櫃女董事、CEO。會中安永企業管理諮詢服務副總吳欣倫發表《2025第六部 女性治理白皮書》,揭示臺灣女性治理參與率雖穩步提升,但在油電燃氣、玻璃陶瓷與造紙工業等產業,女性領導者仍爲零,治理多元仍有拓展空間。

根據白皮書調查,截至2024年,臺灣1,041家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長與總經理比例分別爲9%與13%,已展現逐年提升趨勢。本次調查鎖定186家由女性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的上市公司進行分析,涵蓋27個產業、有效問卷112份。這些企業合計市值約新臺幣3.91兆元,佔女性治理公司市值64%。

在企業經營層面,白皮書對比女性領導企業與同業表現,發現女性主導企業在營收與每股盈餘(EPS)成長表現上,表現與產業平均相當或略優。其中,電機電纜、橡膠工業、電子通路、數位雲端與居家生活等五個產業中,女性治理公司營收年增率皆爲100%,顯示女力參與未必只是象徵性。

白皮書並點出,截至2024年,438家上市公司董事會中女性人數已達兩位以上,分佈於32個產業;另有162家企業女性董事佔比超過三成,多集中於電子零組件、光電業與生技醫療產業。

本次調查也聚焦2025至2027年商業趨勢,超過五成受訪女性領導者認爲「AI全面普及」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是首要變革動能,也高度關注地緣政治與貿易衝突。雖然僅9%女性領導者自認對地緣政治「完全掌握」,但仍有52%認爲自己具高度掌握力,另有近八成在策略決策上已將地緣變數納入考量。

調查顯示,臺灣女性領導者導入AI後的成效追蹤比例高達60%,遠高於美國企業的30%。導入效益以營運效率、員工生產力與競爭優勢最爲顯著。不過在AI應用層面,美國企業普遍將產品創新、顧客滿意度與資安納入導入成效考量,臺灣則尚未全面展開。

在人才面,90%的臺灣女性領導者鼓勵內部員工學習AI技能,相較之下,美國企業更傾向外部招募專業人才。

面對國際永續潮流,白皮書指出,臺灣女性領導者對ESG與永續績效的衡量能力具信心,尤其在以財務語言證明永續行動價值方面與歐盟企業趨同。儘管臺灣企業起步稍晚,但已有六到七成企業開始準備因應CSRD、ESRS與CSDDD等歐盟永續新規,正逐步對齊國際規範與治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