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0歲後易患「這疾病」 專家籲三低二高飲食防肥胖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與心理的重大轉變階段,專家呼籲,及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預防及減緩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症狀。本報資料照片

更年期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卵巢功能老化、荷爾蒙劇烈變化,女性在停經後容易有三高、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更爲顯著。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張芳維表示,更年期是每個女性必經的自然生理現象,應提早進行日常保健,預防及減緩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症狀。

張芳維指出,女性體內許多細胞都有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包括血管,在進入更年期之後,荷爾蒙濃度降低致使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易有三高風險,且盛行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依內政部公佈的女性平均餘命83.28歲,當50歲會進入更年期,還有1/3人生都要注意荷爾蒙平衡。

依「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5至64歲女性血壓、血脂、血糖偏高盛行率分別爲26.4%、21.3%、39.7%,約爲19至44歲女性的3.9倍、2.6倍、3.4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女性50歲後,應定期監測自我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降低三高慢性病風險。

臺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張芳維說,不論男女都要擁有穩定規律的生活品質,進而延緩老化、健康老化。其三大重點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建立良好生活型態,他強調,健康生活的關鍵爲不吸菸、適量飲酒、充足睡眠,有助於身體正常代謝,幫助度過更年期。

更年期婦女容易發胖,除了荷爾蒙分泌減少,若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易導致壓力性荷爾蒙產生,累積腹部脂肪。張芳維建議,飲食部分遵守低油、低糖、低鹽以及高纖和高鈣的「三低二高」原則,多吃深綠色蔬菜及豆製品,補充鈣質足骨本預防骨質疏鬆。

張芳維呼籲,年輕時就要着手基本保養,包括身體健康檢查,國健署自114年起,提供30歲以上民衆免費健康檢查,民衆可將健檢數值輸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臺,協助計算個人相關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罹患風險,提供個人化建議,逐步改善生活型態。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