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貸款幾十萬滿足虛榮心,而後跪求母親賣房替她還債

女孩貸款幾十萬滿足虛榮心,而後跪求母親賣房替她還債

“窮養兒富養女,女富一身債。”

這話擱我身上,打得太準了。

我叫周桂芝,老家在徐州郊區,年輕時是紡織廠的成衣工。

苦了一輩子,攢出一套老舊房子,靠退休金過日子。

老伴早走,我一人帶大女兒馮瑤,那時候她聰明伶俐,是村裡人誇的“鳳凰苗”。

我一心指望她飛出農村過好日子。

後來她考去了南京上大學,我高興得三天沒睡,給她湊生活費,連自家竈上的鐵鍋都賣了。

她畢業後進了互聯網公司,每月工資比我一年退休金還多。

人也變了,妝越化越濃,衣服越穿越貴,朋友圈裡全是豪車、奢牌、美食。

我以爲她是靠自己掙的——直到她跪在我面前時,我才知道,她欠了三十八萬貸款,還不上了。

那天她一進門眼圈就紅,說:“媽,我沒辦法了,你能不能把房子賣了幫我還債?”

我懵了:“你一個人月入過萬,怎麼會欠這麼多?”

她哽着聲音:“剛開始是信用卡透支買奢侈品,後來爲了應付賬單又貸款填補,平臺越來越多,利息滾得像雪球……我不敢告訴你,怕你傷心。”

我望着她那雙擦掉妝、滿是疲憊的眼,心像被撕裂。

我一輩子沒借過一分錢,她卻在“人前光鮮”的名義下深陷泥潭。

我沒答應她。

她哭得跪地打滾:“媽,我真的快瘋了,我試過每一種辦法,你是我最後的希望!”

我問她:“你是希望我賣掉家,給你個重新作妖的機會?”

她愣住了。

那幾天我什麼都沒說,開始悄悄聯繫當年廠裡的老同事,打聽有沒有靠譜的公益債務調解渠道。

也向鄰居小劉請教了金融知識,瞭解哪些平臺有協商空間。

第四天我叫她回家吃飯,擺了六碟她小時候愛吃的菜。

她吃不下,一臉忐忑。

我夾了塊紅燒肉到她碗裡說:“房,我不賣。債,我陪你還。”

她愣愣望着我:“媽你怎麼還願意幫我?”

我笑:“因爲你是我的女兒,不是欠債的機器。但條件是,貸款合同拿來,我們一起一條一條談,你得去上班、去談平臺,不許再花一分虛榮的錢。”

她哭了,這次不是爲錢,是爲醒悟。

一個月後,我們談妥了四個平臺,免去了利息十二萬。

我把家裡備用金和她三個月工資湊在一起,還掉一半。

她開始坐公交、學理財、穿地攤貨,臉也不再濃妝豔抹。

她說:“媽,我是第一次感到安心。”

老話說得好:錢不能亂花,人不能亂信,家不能亂賣。

女孩虛榮敗家不是錯到底,錯的是拿母親的血汗當成還債的捷徑。

房子不是工具,是母親挺着脊樑給女兒留的一口氣。

我可以陪你還債,但不能陪你繼續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