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長初選╱33歲曼達尼爆冷勝出 選民盼開啟新時代

曼達尼的父母都是印度裔,他則出生在烏干達,也是穆斯林,選戰中曾多次批評以色列攻擊加薩。(路透)

現年33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即將成爲紐約市長民主黨提名候選人。他在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投票結束後的數小時內,以遙遙領先的開票優勢,迫使對手、現年67歲的前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認輸。這大爆冷門的結果,是進步派新人戰勝建制派又一範例,也凸顯部分選民熱切期盼曼達尼開啓民主黨新時代。

新人戰勝建制派又一例

曼達尼在2020年首次當選紐約州衆議員;八個月前,他的名字對大多數紐約市民來說還很陌生。但他出馬參選民主黨市長初選,得到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紐約市分會、民主黨進步派衆議員歐凱秀(Alexandria Ocasio-Cortez)和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支持。

透過廣泛的社媒宣傳、完善的志工網絡、大量捐款支持以及引起年輕進步派共鳴的信函內容,他從默默無聞,聲勢一路在民意調查中直線上漲。

曼達尼25日凌晨在皇后區舉行的集會上宣佈勝選,承諾要做「每個紐約人的市長」,並將他的勝利視爲志工運動成就。他說:「今晚我們創造了歷史。」

根據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的排序投票制,獲超過50%選票的候選人將被宣佈爲獲勝者。第一輪排序投票顯示,43.5%選民的首選是曼達尼,36.4%選擇葛謨。儘管最終結果要到7月1日纔會正式公佈,但葛謨已公開認輸。

民主黨策士楊元(Trip Yang)說:「這是紐約市現代史上最大的冷門。」

曼達尼的父親來自烏干達、母親是印度裔製片家,他也是穆斯林,政見裡對以色列的支持有所保留。(路透)

願景迥異 凸顯黨內代溝

這場競選引起全國關注,因爲曼達尼和葛謨兩位民主黨領袖對紐約的願景截然不同,也反映民主黨內部的代溝。它不僅是民主黨左翼和更傳統的溫和派之間的較量,也被視爲是在共和黨總統川普第二任期充滿動盪的五個月之後,民主黨探索未來應該採取方向的重要一步。

曼達尼與葛謨之間的差別顯而易見;曾任10年州長的葛謬是獲得建制派支持的溫和派,獲前總統柯林頓和許多當地黨派人士支持;曼達尼身爲進步派新人,承諾要揮別過去。

有望成首位南亞裔市長

如果曼達尼在11月當選,將成爲紐約市近百年來最年輕市長、首位穆斯林市長、首位南亞裔市長。

民主黨提名的紐約市長候選人通常在11月大選中穩操勝券,但今年曼達尼仍需面對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Leroy Adams)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葛謨認輸後聲明表示,他打算「查看所有數據,並分析排序投票結果」 。紐約郵報25日引述消息人士表示,由於看不到勝選路徑 ,也籌不到錢,葛謨幾乎肯定不會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加11月的市長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