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湯消失恐成真?業者嘆:肉源愈來愈難找
臺南牛肉湯是知名美食,在地人與觀光客幾乎來臺南必吃,但業者卻面臨肉源愈來愈難找的困境。(曹婷婷攝)
臺南牛肉湯是在地人與觀光客必嘗美味,惟受到紐西蘭牛乳免關稅進口影響,酪農業者配合中央政策淘汰低產乳牛,乳牛數量逐年下滑,多家牛肉湯業者不諱言,肉源愈來愈難找,除了面臨漲價,上游肉商也希望店家支持引進國外牛肉使用,以因應市場需求。
臺南牛肉湯主要來自淘汰母牛、乳公牛等,但各牧場配合中央政策,淘汰低產乳牛,也因應3大乳品廠收購牛乳量減少,乳牛飼養數量有逐年下修趨勢。臺南市政府農業局統計近5年飼養乳牛頭數,從2021年2萬1720頭到今年第一季僅1萬9975頭。
有酪農業者表示,過去1只小公牛5千元,目前已喊到1只1萬元,主要還是跟源頭整體飼養數量減少,但市場需求大有關,他自己過去養300頭,目前只飼養不到100頭。
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牛肉湯消失」議題一直備受關注與討論,與來源主要是以乳牛爲主有關,母數減少前提下,肉源當然跟着銳減;此外,國人食用牛肉需求也愈來愈大,又牛肉湯門檻低,店家如雨後春筍般成長。他說,6、7年前肉品市場1年屠宰9000頭牛,到去年底1年屠宰1萬5000頭,食用量大幅躍升。
經營多年的牛肉湯吳姓業者表示,牛肉湯這幾年很夯,觀光客來臺南必吃,肉量使用量愈來愈大,上游供貨肉商反映牛根本來不及長大,貨源愈來愈難掌控,去年一口氣漲價3次不說,品質也起起伏伏。
開業沒多久的牛肉湯業者則說,配合的肉商直接告知「沒牛可殺」,以前1天殺幾十頭牛,現在1天僅供應3頭牛數量,但有一堆牛肉湯業者爭搶肉源。還有牛肉湯業者哀號,「真的找不到牛」,叫10斤肉卻只分到9斤,且部位、品質都只能配合屠宰業者,「生意愈來愈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