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牛肉湯危機!酪農業轉型害肉牛短缺 業者盼進口解困

臺南的本產溫體牛肉湯因肉源短缺、價格上漲,業者擔心整個產業萎縮。(郭良傑攝)

國產酪農業轉型乳牛減少,造成本產牛肉供不應求,臺南重要國民美食牛肉湯肉源短缺,現宰牛肉價格上漲,未來消費者想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將從目前的150元漲價到200、300元,甚至成爲奢侈品。立委林俊憲、郭國文與牛肉湯、屠宰業者呼籲農業部協助業者穩住肉品供應來源,讓民衆能繼續享用平價的溫體牛肉湯。

溫體牛肉湯、肉品及屠宰業者因乳牛減少,本產牛肉減產,業界擔心整個產業萎縮,呼籲農業部協助健全國產牛肉供應源。(郭良傑攝)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周志勳表示,農業部會持續支持國內的酪農業轉型,同時支持低產乳牛汰除供應溫體牛肉,並扶持肉牛畜養,進一步解決進口牛隻檢疫時間及場所等問題。

立委林俊憲指出,近五年本產肉牛需求量增加,肉源卻減少。(郭良傑攝)

立委林俊憲、郭國文等民代及業者呼籲農業部健全國產牛肉市場。(郭良傑攝)

林俊憲表示,臺南的牛肉湯採用「溫體牛」爲特色,每日清晨由臺南善化、雲林虎尾屠宰新鮮直送牛肉湯店,肉片淋上熱湯入口即化,成爲臺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臺南知名「阿財牛肉湯」老闆郭俞宏表示,近期肉牛數量減少,牛肉湯店越開越多,導致市場供不應求,肉牛價格也節節攀升,原本一臺斤成本500元漲到550元,醞釀將漲到600元,牛肉湯店愈開愈多,牛肉來源卻減少,業者從原來每週休一天,準備增加到週休二日,未來恐會出現牛肉湯店關店潮,希望農業部能提出肉牛產業輔導計劃,不要讓本產牛肉市場萎縮。

楊姓屠宰業者指出,肉牛來源減少,人工成本提高,造成屠宰成本愈來愈高,業者是虧錢在做。

林俊憲解釋,本產肉牛僅佔全國牛肉需求5%,但這5%的肉源高度仰賴酪農業者售出的乳公牛、低產乳牛,近幾年進口牛乳進口零關稅,國產牛奶優勢不再,農業部推動酪農業轉型,近兩年淘汰逾7000只低產乳牛,卻也連帶影響肉牛供給量,導致下游牛肉湯業者苦無貨源。肉牛需求持續上升,今年1至7較去年同期減少1600只,怪不得牛肉湯業者反映貨源短缺。

林俊憲建議農業部,短期內最有效且直接的做法是從國外引進活體牛,以供應產業界需求,由防檢署應協助業者設置隔離檢疫場站,並確保運輸防疫措施完備,也在不危及國內畜牧業的情形下,輔導業者進口肉牛,同時建立獨立、永續的國產肉牛市場,無須依靠酪農業及進口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