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研究1零嘴可助長壽!這「取暖方式」竟也有用

牛津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吃起司是有利延年益壽的因子。(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英國牛津大學19日發表50萬人大型研究顯示,論及重大疾病患者人數與早逝人數,後天因素重要程度是先天因素幾乎10倍,令人吃驚。後天因素包括居住環境、飲食內容、起居行爲、生活條件等等。研究顯示,多吃乳酪(起司)確實有好處;居住場所1項取暖設施竟也有助長壽,引起多家英媒注意。

綜合英國《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報導,牛津大學研究團隊19日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發表研究報告,利用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50萬人資料,評估164個環境因素、22種重大疾病遺傳風險,就老化、與年齡相關疾病、早逝等情況分析。團隊發現,25種環境因子似乎與壽命長度有關。

研究人員根據血液蛋白質濃度以評估衰老速度判別「年齡時鐘」快慢,並與生活方式、健康狀況等資料尋找關聯。結果顯示,環境因素能爲17%的22種疾病死亡風險變化提出解釋,遺傳因素能解釋的不到2%,這些疾病包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大腸癌、胰臟癌、肝癌、食道癌、白血病。以肺癌而言,環境暴露的作用較強;遺傳風險對於乳癌影響較大。唯一「異數」是失智症,遺傳風險對於可能死於失智的影響更大,僅約10%與可改變的環境因素有關。

有利延年益壽的因子之中,吃起司與「房舍有明火可取暖」最受矚目,其他包括:就業、上健身房、與伴侶同住、家庭收入較好、規律運動、受良好教育、屬於亞裔或非裔等非白人族裔、住獨棟宅、適當午睡、容易曬黑。

易致過早老化或早逝風險增加的因子包括:常有厭倦感、貧窮、10歲時身高較矮/較胖、住公寓或廉價公宅、母親在胎兒出生前後吸菸、失業、2年內遭逢經濟困難、生活缺乏熱情、午睡太久或每天睡超過9小時、吸菸、經常疲勞。

團隊指出,25個因子有23個能夠改變(modifiable),只要改變後天環境與生活習慣就「有救」,意義在於阻止健康出問題甚至防止早逝「機會很大」。例如,吸菸與22種疾病均有關,家庭收入、房屋所有權、就業、居住貧困地區、疲勞等因素與19種疾病有關。運動習慣、睡眠時間、兒童時期肥胖與17種疾病有關。母親吸菸且10歲時超重或肥胖,恐影響30到80年之後的死亡風險。

不過,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應用統計學榮譽退休教授麥康威(Kevin McConway)認爲,部分因子要改變也許有可能,但「能夠改變」則是太過簡化的說法。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