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小便知,排尿時出現這3種情況,提醒你要降尿酸了
尿酸是人體內的一種嘌呤代謝產物,而人體在健康狀況下的尿酸水平往往是平衡的,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了太多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抑或是自身的尿酸代謝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尿酸水平急劇升高的現象,進而增加患上高尿酸血癥的風險,而且,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自身的腎臟健康造成影響。
此外,如果泌尿系統中因尿酸水平過高而聚集了過多的鈣鹽成分,那麼就會使人體在排尿的過程中出現諸多異常表現,而大家若是發現自己在排尿時出現了以下3個異常,那麼就要提高警惕了,建議及早做個尿常規檢查。
1.尿量改變
當體內的尿酸水平持續升高時,人體通常都會出現排尿量的改變,比如,大多數人都會出現夜尿增多的情況,並且夜間的排尿頻率甚至要超過白天,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爲尿酸水平在不斷升高的過程中,會對腎臟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腎小管的濃縮功能也會因此大打折扣,於是便會出現尿量增多的情況。
而人體在白天的活動頻率比較高,飲水量也會比較充足,所以,尿量的改變並不會太過於明顯,而在晚上睡覺的過程中,腎臟部位的血流量會大大增加,但人體的飲水量卻跟不上,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排尿量增多的表現。
此外,當尿酸形成結晶,還可能會使腎小管以及輸尿管發生堵塞,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排尿量明顯減少,甚至是無尿等情況。
2.尿液性質改變
在臨牀上,有一部分尿酸水平較高的患者,其尿液性質也會出現明顯的改變,比如,會出現泡沫尿症狀,而這種症狀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因爲尿酸水平長期過高,會對腎臟功能造成影響,當尿液中的尿蛋白水平大大增加時,就會促使尿液表面的張力上升,進而在排尿過程中出現泡沫,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尿液會明顯變得渾濁,有時還會帶有難聞的異味。
3.排出血尿
當體內的尿酸水平持續不斷上升時,尿酸鹽成分就很有可能會在腎臟中形成聚集,久而久之,就會對腎臟造成十分強烈的損傷,甚至還會誘發腎結石等疾病,而一旦出現了腎結石,那麼在結石移動的過程中,就很容易促使尿道黏膜上皮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損傷,進而出現流血傾向,此時,患者在排尿的過程中就會有血尿表現。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儘可能地控制好自身的尿酸水平,如此才能呵護腎臟健康、減少痛風等疾病發作的機率,而對於高尿酸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以此來給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子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