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租金1.5億 高雄車站商業大樓招商流標

高雄車站歷經20年施工黑暗期,商業大樓今年3月率先公告招商,但至6月4日投標截止,僅一家廠商投標、宣告流標。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車站歷經20年完工,站旁商業大樓率先公告招商,說明會吸引34家廠商,最後卻僅1家投標而宣告流標,三民區議員分析,高雄車站周邊商圈沒落、站體空間又無統一規畫,加上1年1.5億租金須承租20年,廠商不看好投資效益。

臺鐵公司表示,將依潛在廠商反饋意見,進行招商條件調整,儘速辦理第2次招商公告。

商業大樓共10層樓高,總樓地板面積1萬6568坪,站區商業空間層約2834坪,可規畫商場、商辦,招商範圍包括地面層、地下1樓和3樓空間,租賃期20年,得優先續約10年。

臺鐵3月7日公告招商,3月17日說明會吸引34家廠商,申請人兩家以上進行資格預審,若僅1家投標,不辦理資格標開標。6月4日下午5時投標截止,因申請人僅有1家,宣告流標。

議員張博洋表示,流標原因包含周邊建設整合不足、缺乏整體規畫、商圈發展缺乏策略藍圖、招商條件與市場現實存在落差等因素,尤其周邊商業設施如高捷商場、旅館大樓、動漫一番街等地分別招商,又分屬不同管理單位,「多頭馬車」無法打造統一品牌商圈。

此外,每年1.5億元固定租金,長達20年,商圈未成形,且各地大型百貨已有穩固地位,業者對於能否達到預期營收有疑慮。張博洋呼籲政府各單位、臺鐵及高捷公司成立開發平臺,學習日本經驗,提升整體招商效率。

議員黃香菽指出,未來高鐵明挖段會影響車站與周邊交通,不利招商,臺鐵應考慮提供更多經營彈性與風險分攤機制,如降低初期租金、分層分階段招商、提供營運補貼或延長租約期限等,「高雄車站關乎三民區未來發展,不希望像鳳山車站3次流標」。

經發局表示,提升人潮留駐是招商關鍵,市府持續與臺鐵合作,協助招商並活化周邊商業活動;已規畫在南側廣場辦理短期活動,首場「2025高雄瘋藝夏」7月6日登場,以多元展演提升空間使用、吸引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