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王出爐 104人力銀行2025薪資報告:這行業比半導體高
IC設計產業工程師與一般工程師的薪資天差地遠。圖爲IC設計產品示意圖。(路透資料照片)
104人資學院《2025-2026臺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集結逾千家企業及50多萬筆工作者的薪資資料庫,2025年薪總額中位數平均67.3萬元,各產業由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平均年薪89.7萬元居冠,半導體業以84.8萬元居次、投資理財相關業79.2萬元名列第三。
在AI數位轉型趨勢帶動下,高薪產業前段班由科技業與金融業領軍,高薪職務由類比IC設計工程師170.8萬元稱王,數位IC設計師165.3萬元居次。非工程類則由具備高專業門檻的醫師211.8萬元稱霸,通路開發人員157.4萬元居次。比投資經理人平均年薪120.1萬元還高。
104人資學院今天發佈《2025~2026臺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針對企業人資及用人主管進行薪資福利調查,2025年共計1,124家企業參加,結合50多萬筆在職者薪資資料庫,產出319個市場代表職務的薪資行情。
2025臺灣整體薪酬表現,整體年薪總額(包含固定年薪、固定獎金、變動獎金)中位數67.3萬元,其中,科技業與金融業憑藉其強勁的獲利能力與對關鍵人才的高度需求,持續在薪酬金字塔頂端佔據主導地位,年薪總額前五高的產業分別爲: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89.7萬元、半導體業84.8萬元、投資理財相關業79.2萬元、軟體及網路相關業79.2萬元、金融機構及其相關業79.2萬元。
104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羅悅華分析,AI應用、雲端運算、智慧裝置帶動科技與金融服務升級,加上臺灣在半導體與電子製造的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直接推升科技與金融相關產業獲利表現與薪資水準。
2025年高薪職務普遍具備「高技術門檻」或「直接貢獻營收」的特性,以臺灣產業核心戰力的「工程職類」來看,高薪職務前五名包含:類比IC設計工程師170.8萬元、數位IC設計工程師165.3萬元、半導體工程師117.4萬元、韌體工程師116.1萬元、半導體制程工程師108萬元,此類人才具備極高技術門檻,例如:整合電機與軟體等多重跨領域知識,在AI發展趨勢帶動下,企業紛紛祭出高薪搶才。
「非工程類」的高薪職務前五名爲:醫師211.8萬元、通路開發人員157.4萬元、投資經理人120.1萬元、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114.8萬元、電話行銷人員108.6萬元,凸顯高專業門檻與專業執照帶出的薪資力道,以及當職務能直接創造營收或有明確績效導向的獎酬機制,便有機會爭取到更高的薪資報酬。
值得注意的是,百萬年薪並非主管職的專利,在研發技術(例如硬體研發工程師、電源工程師)、資訊科技(例如網路安全分析師、資料科學家)、專業顧問(例如會計師、律師)及銷售服務(例如汽車銷售人員、空服員)等職務,許多非主管的專業職務同樣具備挑戰百萬年薪的潛力。
104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羅悅華觀察,薪資M型化趨勢日益加劇,高科技業調薪幅度強勁,人才持續往高薪產業集中,將造成相對低薪產業人才需求壓力更大,建議除薪酬之外,企業也應同步加強僱主品牌,例如以福利與品牌形象補強,幫助企業招聘有熱情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