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川習會恐談到臺灣?邱垂正:正面看待美中對話
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12日以「臺灣邁向和平、繁榮和維持臺美夥伴關係的策略」(Taiwan’s Strategy for Peace, Prosperity and Partnership with United State)爲題舉行座談會,邀請我國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左)發表談話。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有可能在10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我國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2日表示,臺灣向來正面看待美中之間對話,相信這樣的對話有助於區域的和平穩定;邱垂正也說,中華民國臺灣也期待兩岸能夠有有意義的對話。
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12日以「臺灣邁向和平、繁榮和維持臺美夥伴關係的策略」(Taiwan’s Strategy for Peace, Prosperity and Partnership with United State)爲題舉行座談會,邀請邱垂正發表談話。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川普和習近平到時有可能在場邊舉行雙邊會談,有媒體記者詢問邱垂正是否擔心川習會可能達成協議,促成美國改變對臺態度,從「不支持」臺灣獨立改爲「反對」臺灣獨立?
對此,邱垂正說,臺灣向來正面看待美中各種形式的溝通對話,相信這些溝通對話有助於區域的和平穩定;邱垂正也說,中華民國臺灣作爲國際社會良善力量的參與者,也期待兩岸之間也能夠有意義的對話。
邱垂正說,臺灣也再次呼籲中方應該放棄僵化的思維、負面的作爲,能夠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客觀存在的事實,以務實的態度跟臺灣民選政府展開良性互動,共同來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繁榮的現狀。
至於兩岸還存有哪些溝通途徑?邱垂正說,兩岸有3個溝通的管道,指雖然因爲臺灣不願接受中國大陸「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的政治前提,以至於官方交流中斷,但臺灣還是透過既有的溝通聯繫機制,把有用的資訊傳給對岸,避免誤解、誤判;同時臺灣也認真執行兩岸過去打成的26項協議,同時透過往來兩岸的學者、非政府組織、臺商和新聞工作者來傳遞資訊。
不過,邱垂正說,現行的溝通管道對於兩岸達到實質溝通、避免誤解誤判,還是遠遠不夠,但是如果沒有這3個管道,對於兩岸的互動,後果很難想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