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清倉式減持永輝 京東自建生態VS阿里斷舍離,巨頭戰略分化開啓零售新敘事

京東與永輝超市或將結束長達十年的投資關係。

3月11日晚間,永輝超市(SH601933,股價4.81元,市值436.51億元)發佈公告稱,股東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世貿”,該企業爲京東旗下公司)將在2025年4月2日至2025年7月1日之間,對永輝超市進行減持,減持比例不超過永輝超市總股本的2.94%。《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京東世貿當前所持永輝超市的全部股份。

對於減持原因,永輝超市公告稱,是京東世貿自身資金需求。

京東對永輝超市的投資可追溯至2015年。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年入股永輝超市,京東意在獲得其線下合作商,將永輝超市納入自己的生態。

“一方面,近年來,永輝超市客流量、業績下滑,另一方面,在不斷調整後,京東在即時零售等業態佈局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邏輯,永輝超市在京東生態中的戰略地位自然也大不如前。”他進一步解釋道。

零售業態十年“大調整” 京東、永輝各有去向

京東對於永輝的減持早在去年就已開始。

2024年3月,京東世貿及其一致行動人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宿遷涵邦”)發佈減持計劃,開始減持永輝超市股份。

同年9月23日晚,永輝超市發佈公告稱,股東牛奶有限公司、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廣東駿才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駿才國際“)分別轉讓所持有的永輝超市21.08%、4.05%和4.27%股份。此次交易後,宿遷涵邦清倉了永輝股份,京東世貿則仍持有永輝超市全部股份的2.94%。

駿才國際爲名創優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控制的公司。永輝超市同日(即2024年9月23日)發佈的公告還顯示,本次交易完成後,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爲駿才國際,其合計持有永輝超市29.4%的股份。駿才國際及其實控方名創優品將與永輝超市攜手向品質零售模式轉型。

盤和林告訴記者,永輝超市控股方易主、名創優品進入,而且雙方選擇向品質零售模式轉型,這些變化整體上來看都與最初京東入股永輝超市的主要意圖是有“衝突”的,這讓永輝超市在京東的生態裡看上去更加雞肋。

京東與永輝超市十年前“牽手”時,市場背景是永輝超市等生鮮零售超市正遭遇線上電商的衝擊,O2O(線上線下業態融合)模式正在興起。京東主要看中的也是永輝超市在生鮮等類別上的優勢地位。“牽手”不久,永輝超市便宣佈接入京東到家。

此後十年間,無論是線下零售還是線上電商業態,都經歷了數輪“大調整”。在這個過程中,京東無論是在即時零售還是線下零售業態佈局上,都形成了自己的業務邏輯。京東與永輝超市各自也都在這股零售浪潮中,不斷變換身位。

巨頭戰略分化 但都在“換擋提速”

不可否認的是,零售市場衍生創新模式的能力,從未減少過,新模式的誕生會“保送”出一個又一個新的領頭羊,同時擠佔舊市場的生存空間。這讓大公司不會放棄對新零售模式的探索。

2023年6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東方面瞭解到,京東集團將整合“七鮮”“拼拼”等業務成立獨立業務單元——“創新零售部”,這一業務單元將深入零售線下業務佈局,探索創新模式。由此前負責京東國際的閆小兵擔任負責人,向京東集團CEO許冉彙報。

前不久,記者從接近京東內部人士處獲悉,2025年京東七鮮的倉店建設將全面提速換擋,今年6月底前將在天津區域新增20家倉店,同時北京等區域也有相關佈局。

除七鮮外,“京東MALL”也將在近期多地開出新店。

不難看出,京東在線下零售市場上的佈局依然相當堅定,且多種業態並行。

記者注意到,2025年剛開年,阿里就宣佈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低價”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全部股權,這也是繼出售銀泰後,阿里對線下資產的又一次重大“斷舍離”。當時,由阿里最早喊出的“新零售”概念,隨之受到外界熱議。

對此,盤和林認爲,京東擬清倉式減持永輝超市,與阿里出售高鑫零售,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於,都是自己已有類似業務且相對已經成熟,不再需要持有其他公司。

“不同的地方在於,大潤發其實還是需要和阿里合作的,但永輝是完全改變了生態陣營,名創優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是京東的競爭對手。”他進一步補充說。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開始減持永輝超市,與胖東來啓動幫扶永輝超市計劃時間接近。在2024年5月,胖東來董事長於東來現身河南鄭州的永輝超市門店。當時就有媒體報道稱,胖東來將啓動幫扶永輝超市。

零售江湖變幻莫測,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昔日連鎖商超王者,都因各自業務立場不同,選擇在洪流中調整自己的站位。但面對接下來更殘酷的競爭,找準方向並堅定走下去或許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