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建議鏟子超人別進災區「中央不領情」 李鴻源迴應了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提出不該讓非專業人士進災區救災,恐會影響效率與發生將傳染病菌帶出花蓮問題,對此中央認爲沒有疑慮。(資料照/陳俊吉攝)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櫃提,釀成下游光復鄉嚴重洪災,共計18人死亡、156人受傷,仍有6人失蹤。災害發生後,幾乎全臺縣市消防局動員救災,不少民衆也自發性前往哀區協助清淤。不過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逆風表示,不建議「鏟子超人」進入災區,恐影響救災效率與疾病問題,卻遭中央打槍,對此本人也做出迴應。
李鴻源日前接受《中天新聞》訪問,表示許多人自發前往救災,證明臺灣人既善良又可愛,但認爲中央應該呼籲大家,沒有專業的人請勿前往,一來鏟子的效率絕對比不上國軍與各縣市消防局的裝備,更別說後勤;其二是洪災後必然會有疾病問題,數萬民衆擠進光復鄉,若裝備不足,不但會導致自己生病,還可能將病菌帶出災區。他也喊話,中央除了當前救災,還要事先規劃好應對災民迴歸現實後的精神打擊,例如憂鬱症甚至輕生等。馬太鞍部落自救會的新聞聯絡人Kulas也直言,對於鏟子超人的幫助非常感謝,也的確提升恢復家園效率,但現場缺乏統一調度機制,導致人力分配不均。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認爲,災區的傳染病與非災區相比沒有比較特別,不會有病菌帶出災區疑慮,但呼籲志工戴好口罩並注意飲用水衛生。(資料照/王千豪攝)
對此中央前進指揮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迴應,理家戶垃圾、剷除淤泥是目前工作重點項目,仍需志工幫忙,政府也會安排妥適食宿問題。衛福部次長莊人祥則稱過往風災出現的傳染病多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並不會透過人傳人,認爲沒有帶出疑慮,但志工們須戴好口罩,並注意飲用水。
李鴻源今天(3日)表示,對於鏟子超人、傳染病等建議,政府似乎不太領情。他指出,洪災發生後慢慢開始會有疾病出現,並且在兩週之內,災民發現一無所有,開始接受現實後,恐會出現憂鬱症,非常需要心理的協助,下個月開始要繳貸款,政府若不幫忙,就會變成信用不佳之人,更難以借錢重振生活。
李鴻源舉1998年林肯大郡倒塌爲例,當時省府去協助臺北縣政府,特地帶了「財政廳」到災區,去幫災民造冊,把所有面臨的問題都列出來,包括有多少銀行貸款要付,收集後由政府來幫忙規劃,並向銀行表示,半年內的利息由政府支付,必須處理到這一步纔算結束。
李鴻源也感嘆,堰塞湖中央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可能都難以防範,如今遺憾的是,中央與地方似乎沒有密切合作,各自成立指揮所,甚至還有許多不希望看到的算計在內,喊話朝野放下所有心結,把災民放第一位。最後李鴻源也強調,他只是善意提醒,若前進指揮所總指揮認爲沒有問題,那麼他也尊重,相信對方的判斷,但務必讓進去災區的志工,知道自己該去哪,而非志工自行摸索。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