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仍有必要!公衛專家曝災區疫情風險「做好防護可去」
▲花蓮光復鄉災區遭淤泥淹沒,需要人手清理,˙資料照。(圖/記者許靖騏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喊話希望「鏟子超人」不要進入災區,憂心可能會生病或把病菌帶出花蓮。疾病管制署今(2)日表示,持續監測災區、收容所,尚無特殊傳染病疫情發生。公衛專家分析,災區的呼吸道傳染病疫情不會特別嚴重,只要和全國採取一致的防疫措施即可,不用太過擔心,而志工在災區的服務仍有必要,只要做好相關防護仍可以前往。
花蓮光復鄉因爲堰塞湖溢流釀災,全臺許多「鏟子超人」志工自發性前往當地協助清淤救災。李鴻源表示,雖然很感謝善良的鏟子超人,但由於災區開始出現傳染病,若他是指揮官,爲了避免人羣生病或把病菌帶出花蓮,會呼籲他們不要進入災區。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監測不管收容所或者災區,都沒有接獲呼吸道或者腹瀉羣聚等特殊傳染病疫情,當地設置的醫療站回報收治主要是外傷以及零星流感個案。
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受訪表示,志工對災區的服務仍有必要,觀察目前疫情狀況,全臺呼吸道疫情趨勢和國際疫情接軌,災區疫情並沒有特別高,所以上呼吸道傳染病不用太過擔憂;反而是因爲災後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等疾病,比較需要提高警覺,這部分主要志工做好個人防護,降低皮膚接觸感染源的機會,還是可以前往災區幫忙。
▲鏟子超人注意自我防護。(圖/疾管署提供)
陳秀熙指出,今年流感來得早、流行期長,志工應該一般民衆一樣做好一般防疫措施,包含流感疫苗接種與抗病毒藥物的適當使用。臺灣在921之後緊急救災、醫療服務站設置已經很有經驗,只要兼顧好災民與志工的照顧服務,就可以達到雙贏。
疾病管制署因應災區,已經開放光復鄉全體居民跟救災人員、救災志工,不限資格皆可在當地光復糖廠疫苗接種站施打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
曾淑慧重申,志工前往災區要做好防範,清理環境時落實「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穿着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等)請勿再食用等,救人之前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