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機超人中秋夜亡 專家揭「高風險族羣」不建議到災區

民衆若要當志工,務必先評估身體狀況,有腎衰竭、肝硬化、心臟病者都不建議到災區。(本報資料照)

48歲「挖土機超人」林鴻森救災期間左腳被刺傷腫脹,苦撐8天后送醫,不幸在中秋夜身亡。感染科專家提醒,肝硬化、糖尿病患的接觸到髒水,容易出現嚴重感染。民衆若要當志工,務必先評估身體狀況,有腎衰竭、肝硬化、心臟病者都不建議去,這類患者出現傷口,最好不要自己處理,先給醫師看一看。若後續傷口紅腫、熱痛,甚至開始發燒,務必要儘快就醫。

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謝顯森表示,「挖土機超人」的狀況像感染了親水性產氣單胞(Aeromonas)。這類疾病跟水有關,尤其在災區,會接觸到一些比較髒的水、水溝等。若本身有肝硬化、糖尿病,容易出現嚴重感染。

謝顯森說,肝硬化的患者抵抗力本來就比較差,肝硬化的程度越高,免疫力一定是比一般人更差。他建議民衆在當「超人」之前評估自己身體的一個條件,健康程度越高越好。若糖尿病控制得很好,那當然比較安全一些。然而,若患有一些固有疾病,如肝硬化、腎衰竭、洗腎、心臟病,因這種疾病不太容易改變,而且常常都需要服藥,這類患者他不建議前往災區。

若不慎出現傷口,第一步的處理是先消毒。謝顯森指出,一般人平常出現小擦傷,自己處理就可以,但是這類有風險的患者,接觸到廢棄物、髒水時,建議還是去給醫生看一次,問一下醫療人員的意見。後續傷口若開始出現紅腫、熱痛,甚至發燒,出現意識變化、譫妄等,一定要立即就醫。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我們還是要強調,志工在災區協助復原、重建,要注意裝備、保護。污水、土壤都會有致病細菌,這些病菌會造成死亡,民衆清理時務必穿戴長靴,配戴手套及口罩,避免感染後出現重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