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貿一體化佈局
“爲應對當前外貿不利因素,部分物流企業積極開闢內外貿一體化通道,探索‘保稅+’方式,國際通關路徑不斷優化。近期,我們公司以ATA方式運輸部分物資入境後,天津新港海關安排專人提前審覈單證冊相關材料,物資從遞單到通關放行僅用了10分鐘。”北京順通世和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晨亮說。
天津新港海關綜合業務二處副處長周傳奇介紹,ATA單證冊全稱是貨物暫準進口單證冊,是世界海關組織爲暫時進出境貨物創設的海關通關文件,具有免填制報關單、無報關資格限制、免辦理進口稅款擔保等優勢,能爲展會等暫時進出境貨物搭建一條“快速通道”。
這是港口物流企業和海關應對挑戰的一個縮影。面對國際貿易變動帶來的挑戰,天津港還積極開闢內貿航線。今年3月,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與合作方打造的“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線成功首航,該航線依託天津港等核心樞紐港的自動化碼頭設施及安通控股現代化船隊資源,通過物流資源整合、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實現船舶準班率提升、貨物集散效率優化。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羅勳傑介紹,除了新開闢內貿航線,近年來,集團還新開通直達墨西哥、南美、非洲3條滾裝航線,獲批華北區域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這些新通道的開通,讓天津港集團加快向綜合型港航物流營運商轉變,減輕了依賴單一市場帶來的經營風險。截至目前,天津港已有147條集裝箱航線聯繫全球,120多個內陸營銷中心覆蓋14個省份500萬平方公里。
6月11日,伴隨着嘹亮的汽笛聲,裝載着傢俱、建材等貨物的“寧遠廣州”輪靠泊在天津東疆港區太平洋碼頭,在快速完成船上共計1402個集裝箱的卸貨作業後,貨輪又裝上礦產品、鋼製品、塑料等貨物,運往寧波等口岸出口。
同一艘貨輪,既能裝內貿商品,又能運外貿貨物,這種“內外貿同船”的方式獲得不少貨代公司、物流公司的青睞。天津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李剛說,當前,外貿企業、物流企業均有轉型和降本增效的需求,天津海關等部門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探索構建覆蓋港口作業全流程的智慧物流監管模式,進一步提升海關內外貿貨物同步作業管控效能。1月至4月,天津海關依託智慧物流監管模式助力東疆港區開展內貿船舶作業10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5%。
5月20日,2025年首列天津港經霍爾果斯直達塔什干的中亞班列發車,50個40英尺集裝箱貨物主要來自海運,將運往烏茲別克斯坦。此次中亞班列開行,將進一步暢通天津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國際物流通道。上海優尼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總經理趙立勳說:“過去,同樣的貨物一般通過班列或海運轉運後才能到達目的地。如今,天津港直達塔什干中亞班列的物流時間能壓縮近一半,物流費用節省約20%。”
爲保障新班列順利開行,天津港集團與鐵路、海關及航運貿易企業共同發力,構建起全鏈條服務保障機制。“班列上的貨物主要來自海運,以汽車配件爲主,還包括機械設備、工程建材、家電等,我們統籌港口作業資源,提高碼頭接卸效率,壓縮貨物的停留時間,並和鐵路、海關等部門協同不斷加快貨物週轉效率。”天津港集團物流公司經理張侃說。(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