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臺積電供應鏈赴美投資 政府擬爭取類園區模式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針對美方即將和臺灣達成重大貿易協議,據瞭解,美方非常在乎臺灣半導體供應鏈是否和臺積電一同赴美投資,232條款迄今尚未出爐,我方策略就是希望和對等關稅一併談判,爭取232項目優惠稅率。至於對美投資,臺積電供應鏈都支持向外擴張的談判策略,若臺積電和供應鏈共同赴美,政府不排除爭取類似科學園區模式,向美爭取臺灣產業聚落有利投資條件赴美投資。

總統賴清德日前受訪透露,臺美對等關稅已向美方爭取二件事,一、儘速召開總結性會議達成貿易協議;二、爭取對等關稅稅率20%降稅且不疊加原有MFN(最惠國待遇)關稅稅率

據指出,川普對等關稅和各國協議,目前都還沒有正式簽署,只是口頭約定,而美財長貝森特日前喊出,與尚未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進行的談判,會在10月底之前大致完成。因此對美談判代表副院長鄭麗君及對外談判代表辦公室,都密切與美方相關單位聯繫中。

值得注意的,美中第三輪關稅談判再展延寬限期90天,要至11月中上旬,因此針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即將與臺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的說法,是否兩岸對等關稅貿易協議會脫勾處理,涉外人士認爲,不是不可能,端視川普總統的態度而定,而再爭取調降對等關稅是有希望的。一般認爲比照日韓15%不無可能,但仍需川普作出政治拍板。

據瞭解,美方相當在乎我半導體供應鏈是否隨同臺積電一併赴美投資,也認爲臺灣半導體對美國有很大影響,堅持我方對等關稅將和232半導體項目並談,因此時間較久,我方將趁機爭取232項目可以享受優惠稅率。

目前很多半導體及其供應鏈業者,已決定要去或已經前往美國投資,業者透露,已陸續與副院長鄭麗君會面,溝通談判策略,高科技業者大多認同臺灣應前往美國投資,且界定這是供應鏈「擴張」,並非供應鏈「移轉」。

一旦臺積電率供應鏈共同前往美國投資,據瞭解,政府擬將向美方爭取類科學園區模式,爭取土地水電及租稅等有利投資條件,爭取在美打造臺灣半導體產業聚落。

臺灣去(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739億美元,涉外人士說,我國必須付代價的。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見美臺商業協會科技訪團時也透露,臺灣談判團隊正與美方積極協商,希望能儘快完成討論並達成協議,賴總統已指示政府在大型採購、大規模投資、合作及經濟安全等領域採取更廣泛的佈局,期盼臺美能在彼此共同科技合作目標上深化合作。 據瞭解,我對美投資除臺積電及其供應鏈外,還有融資項目金額,投融資合計應在3、4千億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