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臺積電赴美投資 國民黨團3問賴政府:政府角色在哪?
▲國民黨團召開「臺積電變美積電 國安拉警報」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美東時間3日宣佈臺積電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建造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座研發中心。立法院國民黨團今(5日)提出,在矽盾逐漸崩壞之下,一、臺灣安全承諾在哪裡?二、臺灣可免於貿易、關稅戰?三、臺灣半導體優勢在哪裡?國民黨團要求總統賴清德明確告訴國人,臺積電對美加大投資,臺灣到底換到什麼?
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憂心表示,這兩天全球媒體關注焦點,是臺積電正式在美國白宮宣佈重大投資案,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建造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座研發中心。消息傳到國內後,國人非常擔心臺灣的護國神山,還會不會是原來的護國神山?會不會變成「半屏山」?也有人關心美國要求臺灣半導體擴大對美投資,包含資金、製程和技術,把臺灣的臺積電,變成「美積電」?看來,過去國人的擔憂,現在都成真了。
王鴻薇問賴政府,臺積電對美無論是資金、製程和技術都不斷提高擴大投資之下,在矽盾逐漸崩壞之下,一、臺灣安全承諾在哪裡?二、臺灣可免於貿易戰、關稅戰?三、臺灣半導體優勢在哪裡?簡言之,臺灣換到什麼?這些都是嚴肅的國安問題。賴政府高官們始終不敢告訴臺灣民衆,只會用所謂「民主供應鏈」、「多元半導體供應鏈」這空洞、大而無當,完全沒有實質內容迴應國人。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臺積電對於臺灣的意義,不單單只是全球佈局企業而已,臺積電是臺灣競爭力、國際談判的表徵,更是民進黨政府經常拿來大內宣、大外宣的招牌;但當護國神山被川普「移山」之後,那我國政府可以提供的「靠山」到底是什麼?臺積電從2020年到2025年赴美投資歷程,未來再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有非常重要的封裝廠和研發中心,「請問根是要怎樣留在臺灣?」
柯志恩質疑,臺灣最引以爲傲的研發人才、技術都被搬到美國去之後,臺灣的優勢是否會因此而削弱?臺積電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而已,它對臺灣來說是國家安全、經濟安全非常重要的基地,賴政府說臺積電擴大投資美國是「互利共贏」,那麼人民要問,臺灣贏了什麼?更訝異的是,經濟部長郭智輝居然說,臺積電增加對美投資,還要經過投審會審查,難道川普跟魏哲家已並肩在全世界鏡頭之前,投審會敢說不嗎?
藍委葛如鈞表示,賴政府姓「賴」,但國人已經對他失去信賴,且民進黨政府官員大搞消失。2022年副總統蕭美琴在臉書PO文說,臺積電一定會根留臺灣,2024年在野黨質詢民進黨官員,能不能確保臺積電的製程、研發留在臺灣?政府官員也每一次信誓旦旦會說,結果不到一年時間,整個大翻盤。
葛如鈞說,大翻盤也就罷了,談判桌上沒有我國政府官員,甚至整個談判桌是消失的,而消失的談判桌,顯現在臺積電對美投資商談過程中,臺灣政府官員沒有任何角色。尤其是川普與魏哲家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單字提到臺灣政府在過程中有扮演哪一個角色。
葛如鈞表示,川普2.0會着重在關稅和國際關係上,在這麼長的時間,民進黨政府卻沒有任何應對。更重要的是,川普並沒有因臺積電加碼投資,放棄對臺灣加收關稅的意見,只說在美生產的晶片不會加收關稅,請問民進黨政府有做好因應準備嗎?
葛如鈞呼籲民進黨政府,一定要確保臺積電技術根留臺灣,先進製程不要全部外移,且外移速度和時間要精密控制。再者,臺灣供應鏈地位務必要穩住,臺積電的擴大投資,勢必會帶動移動、遷徙效應,臺灣要保住供應鏈不可替代性,同時要加速對本地AI、區塊鏈和軟體產業的投資,臺灣需要多元化發展,不能只靠臺積電獨撐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