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重傷 過半陸車商H1慘虧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18日發表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僅30.3%的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超過52%的經銷商陷入虧損。圖/新華社

近年大陸汽車經銷商營利表現

大陸車市競爭激烈,處於車廠和消費者之間的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承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18日發表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僅30.3%的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超過52%的經銷商陷入虧損,特別是新車銷售業務嚴重虧損,經銷商資金週轉困難,流動性緊張問題蔓延至整個汽車流通業。

經濟參考報報導,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僅30.3%的汽車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目標完成率低於70%的經銷商佔比29%,目標完成率高於70%但不足100%的經銷商佔比40.7%。

期間內,汽車經銷商虧損比例上升至52.6%,持平比例17.5%,盈利比例29.9%,反映出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惡化。

大陸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爲改善業者困境,6月份呼籲各大車廠設置明確的返利政策(即車廠爲激勵經銷商提升業績所制定的獎勵機制),以及縮短兌現帳期、不再對返利與返利使用設置過多限制條件等。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業專家紀雪洪表示,目前汽車經銷商正面臨多重壓力。面對車市激烈競爭,經銷商在賣車時常需要墊款以因應車廠的銷售目標與返利政策。經銷商考量到車廠承諾的現金返利及獎勵機制,往往以低於進價的價格賣車,期待透過後續返利收回成本進而盈利。

然而,一旦車廠延長返利帳期或調整政策,將導致經銷商難以儘快回籠資金,使現金流壓力遽增。另一方面,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也被嚴重擠壓,多數業者陷入虧損。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目前傳統燃油車品牌經銷商主要面臨新車價格「倒掛」的困境,部分經銷商甚至出現負現金流的情況,壓力非常大,一旦出現資金鍊斷裂,只能破產關店。

CNBC報導,研究機構榮鼎集團18日發表報告指出,大陸電動車供應鏈2024年對海外工廠投資約160億美元,主要用於生產電池,首度超越在境內的支出(150億美元),顯示該產業正加速從境內競爭轉向全球市場佈局。該集團分析師表示,海外投資超越境內投資,反映出大陸市場飽和,只能透過海外擴張以獲取更高回報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