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比加班還累?5 個方法幫你把腦袋靜下來

▲每天做的決定太多,要好好選擇避免內耗。(圖/pexels、pixabay)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一個小決定卻想了半天。今天中午要吃什麼?這份報告要不要再修一次?朋友訊息該不該馬上回?其實事情本身不難,但腦袋卻像卡住一樣,一直來回拉扯,最後花掉比事情本身還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是所謂的「內耗」。

內耗讓人覺得累,不是因爲做了多少事,而是因爲「光想」就消耗掉了大半心力。要減少這種狀態,關鍵不是逼自己完全不要想,而是學會在哪裡踩煞車,讓心力回到真正有意義的地方。

80 分就好,不用逼自己到 100 分很多時候我們陷入內耗,是因爲想做到「完美」。但其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只要做到 80 分就足夠了。當你放過自己,不再追求無止境的完美,就會多出更多心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

小事快決定,避免被拖垮今天要吃什麼、要不要回訊息,這些小事很容易變成內耗陷阱。與其想太多,不如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限,時間一到就決定,錯也沒關係。快快決斷,把腦力留給值得深思的事情。

先動起來,再慢慢修正很多內耗來自「遲遲不開始」。其實只要跨出第一步,事情就會變得比較簡單。哪怕只是打開電腦、寫三行字,這些小動作都能幫助你啓動,等進入狀態後,再去修正和調整也不遲。

允許情緒存在,不要跟它打仗內耗不只是因爲事情,還來自我們對情緒的不滿。「我不該焦慮」、「我不該拖延」這些想法只會讓人更卡。其實接受自己有情緒,反而能更快度過它。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焦慮,但這很正常。」

把心力放回當下的行動內耗往往讓我們停在腦子裡打轉。要跳脫的方法,就是做一些能專注的行動,像是整理桌面、快走十分鐘、泡杯茶。當專注回到眼前的動作時,腦袋自然就安靜下來了。

日常反內耗清單:

早上開始前

1. 今天的「必做三件事」是什麼?(先抓重點,不求完美)

2. 告訴自己:「做到 80 分就夠了。」

處理任務時

1. 遇到小事(如吃什麼、買什麼),設定 3 分鐘內決定。

2. 如果開始糾結,先問自己:「這件事一年後還重要嗎?」

3. 感到拖延時,馬上做「最小一步」(例如只寫一段、只打開檔案)。

面對情緒時

1. 允許自己想法和感受出現,提醒自己:「情緒會來,也會走。」

2. 選一個出口,把注意力轉移到行動(如整理桌面、快走十分鐘)。

晚上結束前

1. 花 5 分鐘檢視今天:完成了什麼?還有什麼留到明天?

2. 告訴自己:「今天已經夠了,可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