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多到焦躁不安?「5個方法」讓你靜下心 請允許自己不完美

▲學會接受「今天做到這裡就好」,能讓情緒更穩定。(圖/翻攝自FB/tvN drama,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當所有的事情都擠在一起,總是讓人情緒處在爆炸邊緣,這時候靜下心是你最該做的,所謂的靜下心並不是不去想,而是學會在繁忙中找到秩序與呼吸的空間。以下幾個方法能幫助你慢下來,更有條理地處理眼前的挑戰。

#把事情寫下來並排序

當腦中同時裝着許多待辦事項,焦慮就容易被放大。此時可以拿筆或打開手機記事,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務列出來,再依照緊急程度與重要性做排序。這樣能減少「一團亂」的感覺,讓你知道當下該先專注在哪件事。

#給自己短暫的停頓

焦躁時,大腦就像不斷跳針的機器,越想越亂。你可以暫停五分鐘,閉上眼深呼吸,或是喝一口水,這種小小的休息能幫助大腦重整思緒,再回到任務時會更清晰。

#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焦躁往往來自「同時想做很多事」,結果效率反而下降。試着告訴自己:「現在我只專注在這件事,其他的先放一邊。」完成一個小進度,就會累積掌控感,也能減少焦慮。

#調整心態,允許不完美

這點相當重要,很多時候焦躁來自害怕做不好或進度不夠快,但事實上,事情不一定要一次做到最好,循序漸進纔是真正能讓成果落實的方法。學會接受「今天做到這裡就好」,能讓情緒更穩定。

#建立自我安定的小習慣

例如泡杯茶、聽輕音樂、做十分鐘伸展,這些都能提醒身心慢下來。當內心安定,處理事情的效率與品質自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