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收費機制初顯 國家醫保局:技術獲批後可快速進入臨牀應用

《科創板日報》7月31日訊 據央視新聞報道,爲支持藥品和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國家醫保局制定新上市藥品首發價格機制,新增了100多項與醫療新技術相關的價格項目。

據悉,國家醫保局從立項、定價等方面入手,暢通新技術的收費通道,助力滿足臨牀急需的新技術新產品加快收益回報。目前已公佈的30批立項指南新增涉及新產品新設備的價格項目100多項,基本形成“價格立項與技術創新並行”的格局。

其中,報道特別強調了對腦機接口技術進入臨牀並收費的支持情況:神經系統類立項指南統一設立“腦機接口置入費”“腦機接口適配費”等價格項目,腦機接口技術成熟獲批進入臨牀後,可快速進入臨牀應用並收費。

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發佈《神經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爲“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侵入式腦機接口取出費”“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分別立項。其指出,將指導各省醫保局參考,結合實際做好對接落實,制定全省統一的價格基準,由具有價格管理權限的統籌地區對照全省價格基準,上下浮動確定實際執行的價格水平。

近幾個月來,已有地方公示腦機接口相關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從臨牀進展來看,我國腦機接口已然蓄勢待發。近日在國家醫保局召開的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繫列座談會上,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家醫療機構分享了腦機接口等新技術的臨牀應用情況。其中,後者與上海巖思類腦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已幫助10例癲癇患者憑藉腦機接口實現“意念說話”。

開源證券指出,填補腦機接口醫療服務的價格空白,有望加快落地腦機接口落地運用。腦機接口下游應用市場潛力大,全球腦機接口醫療應用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此外,腦機接口技術還在睡眠、康養、消費娛樂等市場具有較大潛力,看好政策和技術共振下腦機接口產業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