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4 位名人公開 “聲援” 釋永信,居然有人想爲他養老

近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調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衆人紛紛對其行爲表示譴責與質疑之時,竟有 4 位名人公開站出來 “聲援” 釋永信。

甚至有人宣稱要爲他養老,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名人 “聲援團”,言論驚衆人

先來說說網紅魯大魔。

此君在網絡上也算是有一定知名度,以敢說敢言、風格犀利著稱。

聽聞釋永信被調查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發佈視頻,言辭激烈地質問網友:“少林寺給你,你能把它發展成全世界最大的 IP 嗎?”

在他看來,釋永信憑藉卓越的商業頭腦,將少林寺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文化品牌,其商業成就不可磨滅。

在商業領域,能創造如此輝煌業績的人理應得到尊重。

至於他的私人生活以及是否涉嫌犯罪,那都是次要的,不能因爲這些就否定他對少林寺發展的巨大貢獻。

這番言論一出,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不少人指責魯大魔本末倒置,難道只要能賺錢,違法亂紀都可以被原諒?

緊接着,經濟學家宋清輝也加入了這場輿論漩渦。

他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釋永信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宋清輝表示,在釋永信的帶領下,少林寺從一個破敗冷清的古剎,發展成爲如今在全球都頗具影響力的文化地標。

帶動了當地旅遊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爲地方經濟做出了顯著貢獻。

不能因爲此次被調查事件,就將他多年來的功績全盤否定。

應該以更全面、更客觀的視角來看待釋永信對少林寺以及相關產業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但衆多網友並不買賬,紛紛反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犯罪行爲絕不能用所謂的功勞來抵消。

再看看釋永信的弟子們,表現更是令人咋舌。

自稱釋延雲的弟子,秉持着 “一日爲師,終身爲父” 的觀念,聲稱即便師父犯錯,作爲弟子也不能與之斷絕關係。

在他心中,師徒情分大於一切,無論外界如何評判,他都會堅定地站在師父這一邊。

而導演傅華陽的言論則更加離譜,他直接發文力挺師父,稱釋永信 “絕無私德污點”。

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最終調查結果怎樣,他都養定了釋永信。

誰成就誰?時代機遇與個人運作的糾葛

支持者們之所以力挺釋永信,核心觀點便是他將少林寺帶向了世界,是少林寺發展的大功臣。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咱們不妨把時間倒回 1982 年。

那一年,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憑藉精彩絕倫的武打場面、扣人心絃的劇情,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李連杰飾演的覺遠和尚,一襲僧袍,武藝高強,在熒幕上大展拳腳,讓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有個神奇的地方叫少林。

彼時,釋永信纔剛剛出家一年,在少林寺中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沙彌。

可以說,是時代的浪潮以及這部現象級電影。

爲少林寺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堅實的橋樑,讓少林寺成爲無數人心中嚮往的 “功夫聖地”,釋永信只是後來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運作的人。

不過,我們也得承認,釋永信確實有一定的商業頭腦。

1986 年,他牽頭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院;1987 年,發起成立少林寺武術隊,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少林寺武僧團。

武僧團不僅在國內頻繁演出,吸引大量觀衆,還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展示少林功夫的魅力,演出費用相當可觀。

1990 年代,他又極具前瞻性地開始佈局 “品牌保護”,帶領少林寺註冊了 700 多個商標,涵蓋食品、服裝、影視等多個領域。

1996 年,他創建少林寺網站,讓少林寺率先觸網,開啓數字化傳播之路。

在他的一系列運作下,少林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商業版圖也逐漸擴張。

但歸根結底,他是藉助了時代賦予少林寺的機遇以及少林寺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一平臺,而非他一己之力創造了這一切。

正如知名博士湯家鳳所說:“少林寺沒了誰,它都叫少林寺。”

生意經還是無賴經?設計師的辛酸討債路

退一步講,就算釋永信對少林寺的發展有諸多貢獻,那他的 “功” 與 “過” 真的能分開來看嗎?

一位設計師的親身經歷,徹底撕開了釋永信所謂 “商業運作” 背後的醜陋一面。

這位名爲 “一隻廢耶” 的設計師,在 2020 年與釋永信方面簽訂合同,爲其提供設計服務。

設計師秉持着專業精神,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然而,本該到手的二十多萬設計費,卻如石沉大海,被對方以各種理由拖欠。

更讓人憤怒的是,每次設計師前去討要費用,得到的不是正常的商業迴應,而是對方滿口的佛法 “說教”。

他們對設計師說,這是你在 “發願”“發心”,是在積累功德,不應該執着於金錢報酬。

甚至還畫大餅,承諾等項目成功後,就收設計師爲俗家弟子。

無奈之下,設計師只能選擇走法律途徑維權。

在確鑿的證據面前,釋永信方面敗訴,不得不支付設計費。

但令人不齒的是,剛一支付完費用,他們就立馬將設計師拉黑。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釋永信所謂的 “成功”,背後有多少不爲人知的骯髒手段。

他的商業運作模式,很多時候就是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違背商業道德的基礎之上,“生意經” 不過是 “無賴經” 的華麗包裝。

佛門難容,鬧劇收場警鐘鳴

如今,當我們再回過頭看那幾位名人對釋永信的 “聲援”,只覺得荒謬至極。

魯大魔被網友扒出曾有過勞改經歷,或許正因如此,他纔會與釋永信產生某種 “共情”,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也就能理解他爲何會說出那般顛倒黑白的話。

而那些弟子,要麼是深受傳統 “師徒如父子” 觀念的影響,盲目愚忠;

要麼是自身利益與釋永信緊密捆綁,所以纔會不顧事實,一味袒護。

但現實是殘酷的,中國佛教協會迅速作出反應,註銷了釋永信的戒牒。

將他從佛教隊伍中除名,表明佛教界對這種違反戒律、敗壞佛門聲譽行爲的零容忍態度。

司法機關也介入調查,充分彰顯了法律的威嚴,在法律面前,無論是誰,都沒有特權,釋永信也必須爲自己的行爲承擔相應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