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科、環球晶今起「坐牢」囉…處置股又擴大!限制多務必留意風險
被列爲處置股不代表基本面有問題,但流動性明顯降低,投資人須衡量風險後再進場。中央社
臺股交投熱絡,部分熱門個股因交易異常遭列爲處置股,須特別留意交易規則限制。根據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最新公告,截至9月23日,共計有16檔股票遭列爲處置股,包括上市5檔與上櫃11檔,涉及DRAM、矽晶圓、航太、IC設計等多個熱門族羣。
觀察最新公告,兩檔大型科技股...南亞科(2408)與環球晶(6488)今日起正式進入處置名單,預計處置期自9月23日至10月8日,期間適用預收款券與分盤撮合限制,無法融資融券與當衝操作。
其他仍處置中的熱門個股還包括:
此外,也有部分個股將於近日「解禁」。例如**大量(3167)與詠升(6418)**等3檔處置期將於今日結束,預計下一交易日恢復正常撮合機制與交易方式。
處置股限制多 投資人操作前務必留意風險
「處置股」是臺股市場對於異常交易行爲的警示手段,當個股連續多日成交量、漲幅、週轉率或當衝比重過高,且持續觸發「注意股」條件,便可能遭主管機關列爲處置股。
一旦股票因異常交易行爲被列爲處置對象,證交所將採取流動性限制措施。處置期間內,個股交易改爲固定時間撮合機制(如每5或20分鐘一筆),且買賣雙方須先預繳款券,不得融資融券與當衝,交易彈性明顯降低。
以目前規則來看,處置股不能進行融資融券與現股當衝,且交易門檻提高,對短線交易者與當衝客形成重大限制,也讓不少投資人戲稱這類股票是被「關禁閉」、「坐牢」。
需要釐清的是,「處置」僅代表交易熱絡導致異常波動,與企業本身財務體質無直接關聯。部分個股甚至因題材吸引資金,短線炒作下才觸發警示。投資人若對公司營運仍具信心,可視情況調整部位,但務必衡量風險與資金彈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