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焚化爐公聽會 百人抗議
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和環團昨天參加公聽會,並與環保局、警方爆發口角爭執。記者江良誠/攝影
南投縣府規畫在名間鄉新民村興建垃圾焚化爐,昨舉行BOT公聽會,環團與居民擔心污染水源與茶葉,上百人到場抗議。縣府指出垃圾量已近臨界,焚化爐將進入第二階段嚴格環評,強調會以數據證明影響,雙方對立激烈。
縣府推動新焚化爐計劃,理由是縣內垃圾堆置量已近31萬噸,6年後恐突破50萬噸。23日環評初審會議中,環團怒砸縣長許淑華照片,與警方爆發推擠,昨公聽會再度延燒。
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指出,新民村屬水源涵養區,也是茶葉產區,一旦焚化爐落腳,地下水質與農產安全恐遭威脅,「南投茶葉外銷世界,如果因焚化爐遭污染,誰負責?」並痛批選址黑箱,地方毫不知情,縣府「拿農業換焚化爐」,居民絕不接受。
居民進一步質疑,垃圾車進出將帶來噪音與廢氣,底渣、廢水處理難保安全。有人直呼「茶葉比焚化爐重要」,與官員爆發口角,警方數度介入。
環保局長李易書迴應,公聽會僅屬促參案可行性評估,焚化爐依法必須進入第二階段環評,將嚴格審查。他指出,全臺有26座焚化爐,多數設於農地,從未證實造成農產受害;木柵焚化廠就在文山茶區,實驗數據顯示對茶葉影響極低,「若認爲會污染,應提具體證據。」
李易書說,高濃度垃圾廢水將抽回焚化爐燃燒,不會外排,生活污水處理後則用於廠區綠地澆灌,強調「不會污染地下水」。焚化爐規模原規劃700噸處理量,已考量民意縮減爲500噸,「污染量會更少,但垃圾清運期程可能拉長。」
他並舉名間鄉掩埋場大火爲例,稱「一場大火的污染量等同焚化爐5年排放」,焚化爐有助控制風險,並保證採最新防制技術,降低排放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