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直達市中心只要15分 北外環四期完成公聽會拚2027通車

臺南北外環道路第二期工程持續推動中。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重大交通建設「都會區北外環道路」,臺南市政府工務局昨天下午召開第四期工程(東工區)第2次用地取得公聽會,針對民衆提出對路線與設計的疑慮,工務局強調橋墩若落於鹽水溪高灘地,除不符規定外,還可能增加潰堤風險,危及沿岸居民安全,議員認爲仍要持續溝通減少對地方影響。

工務局指出,依相關審覈要點,橋墩不得設於堤前坡、水防道路及治理計劃線內,若違反規定,恐改變河川流況,加重潰堤風險。另若落墩於高灘地,也將影響海安路及中華北路匝道設置,削弱交通效益。

有民衆建議道路應改沿鹽水溪北岸堤防興建,工務局說明,規畫階段已評估南北岸路線,最終採取南、北兩側配對方案,並通過環評與都市計劃變更審查。

工務局強調,柴頭港溪以西路段,橋墩多佈設於中華北路北側路肩至堤防水道治理線間;但柴頭港溪以東至永康中華路因無土堤可設橋墩,且爲避免大規模拆遷中華路北側建築物,高架橋需轉往中央分隔島設置。

而且第四期工程至中華北路路段完工後,現有中華北路平面道路仍維持雙向四快車道與二機慢車道,高架道路則可分流過境車流,紓解安南區、北區及安平、中西區等地往返國道1號與南科的交通壅塞,改善市區通勤品質。

市議員陳怡珍表示,公聽會上仍有住戶擔心高架橋距離民宅太近,造成噪音、交通、排水及景觀等衝擊,市府仍要持續溝通,降低對民衆的影響。

北外環第一期(高鐵橋下新化至南科聯絡道新市)、第三期(南科聯絡道至臺江大道口)均已通車。第二期工程分東、西標施工,分別預計於2026年底、2027年中完工;跨國道一號交流道進度約62%,預計2026年底完成。第四期全長3.7公里,規畫設置高架匝道,已完成都計變更,預計2026年6月完成用地取得,2027年底全線完工。

市府表示,北外環全線完工後,將串聯新化、新市、永康、安南、北區、中西及安平等7大行政區,南科至市中心行車時間可望由40分鐘縮短至15分鐘,不僅提升交通效益,也有助產業與城市發展。

臺南市工務局昨天下午召開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四期工程(東工區)第2次用地取得公聽會,民衆出席踊躍。圖/臺南市工務局提供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二期工程順利進行中,東段標預計明年先完工。圖/臺南市工務局提供

臺南北外環道路第二期工程持續推動中。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工務局昨天下午召開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四期工程(東工區)第2次用地取得公聽會,民衆出席踊躍。圖/臺南市工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