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導演:微短劇與電影互補,可滿足觀衆多元需求

新徵程上的奮鬥者

南都訊 記者潘珊菊 發自北京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20週年。8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徵程上的奮鬥者”見面會,5位電影行業代表分享他們在電影創作、發行、技術等領域的探索。

年輕導演申奧是其中一員,他拍攝的電影《南京照相館》上個月底上映後引來持續關注,這是申奧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精心打造之作 。影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殺爲背景,講述了普通市民爲公開侵略者罪證照片與日軍鬥智鬥勇的故事。

“希望借這部電影,讓觀衆銘記歷史,珍視和平。”他說。

《南京照相館》導演申奧回答南都N視頻記者提問。

提起申奧,還有他的代表作《孤注一擲》,影片聚焦電信網絡詐騙,通過對大量受害者、民警的採訪以及卷宗研究,生動地揭露了詐騙背後的黑暗產業鏈。電影上映後引發社會熱議,提升了大衆的反詐意識。

在談到微短劇與電影的關係時,申奧指出,二者雖在載體上有別,但內容是共通的核心。微短劇憑藉輕量化、觀看便捷、更新迅速等優勢,滿足了快節奏生活下觀衆碎片化的娛樂需求;電影則以其宏大篇幅和沉浸式體驗,給予觀衆深度的情感共鳴和藝術享受。

在他看來,微短劇和電影並非簡單的競爭關係,而是互補共融的存在。就像傳統演出市場在短視頻與微短劇興起的浪潮下依然蓬勃發展一樣,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未來,微短劇可借鑑電影精良的製作工藝,電影也能從微短劇緊湊的敘事節奏中汲取靈感,共同構建多元立體的視頻生態,滿足不同觀衆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