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面取消房地產限制性措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5年3月31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自即日起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政策,並出臺“房七條”政策,旨在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標誌着南京房地產市場進入以“促流通、提品質”爲核心的新階段。
根據新政,南京市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轉讓限制,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此舉將有效滿足居民各類住房置換需求,釋放改善性住房消費潛力。限售政策的取消,是南京房地產調控工具箱的深度優化,也是對市場動態的精準迴應。回顧南京限售政策的變遷,從2017年爲抑制市場過熱出臺“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方可交易”的嚴格限制,到2022年調整爲“合同備案滿3年”縮短交易週期,再到2024年針對二孩家庭及置換羣體的局部鬆綁,政策始終與市場動態緊密呼應。此次全面取消限售,既是對其他城市經驗的借鑑,也源於南京自身市場韌性的增強。
“房七條”政策包括七個方面:一是加大青年人剛性購房政策支持,引導商業銀行鍼對性推出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的特色化金融產品,有效降低45歲以下青年人購買商品住房門檻。目前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已分別推出針對青年人在寧置業的特色金融產品。二是進一步滿足居民置換改善需求,優化拓展住房消費“以舊換新”模式,通過政府、開發企業補助,金融機構支持,經紀機構幫賣等方式,組織引導開發企業開展“買新助賣舊”活動,首批政府補助資金1億元,先購先得,補助標準爲購買“買新助賣舊”名錄庫內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額的1%,疊加開發企業促銷優惠,促進各類住房改善需求加速釋放。三是加快滿足被徵收羣衆安置需求,推動既有庫存商品房全部納入房票超市,加大房票兌付金融支持,推行“全城通兌”和“電子房票”,有效滿足被徵收羣衆多樣化住房需求。四是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轉讓限制,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市範圍內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滿足居民各類住房置換需求。五是進一步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擴大《關於優化南京市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款實施細則》的實施範圍,購房人的父母、子女符合提取條件的,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購房款,同時將該細則的實施期限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六是進一步盤活企業存量閒置資產,加大商辦用地、科研用地及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執行力度。七是着力提升城市居住環境品質,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加力實施城中村改造。
南京市公積金中心副主任朱克瑜介紹,隨着近年來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購房的需求不斷增長,如何更好地滿足這部分購房人的置業需求,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的民生保障作用,是公積金管理部門一直關注的重點。南京市在2023年2月,就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政策。政策實施兩年多來,已辦理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達1.4萬筆、24億元。此次公積金管理部門進一步呼應職工羣衆的需求,根據本市購房羣體的年齡結構、置業傾向、資金需求等方面,朱克瑜舉例,南京市公積金繳存人王先生想要購買一套房產、首付款需要50萬,原先的政策下,可以提取本人和配偶的公積金用於支付首付款,如果夫妻兩人的公積金賬戶餘額依然不足,就需要自行籌措資金。此次“全家桶”政策實施後,王先生和配偶資金不足的部分,可以繼續提取王先生父母的公積金用於支付。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副局長蔣海琴介紹,經綜合施策,2024年南京房地產市場呈現逐季向好態勢,結構性調整步伐不斷加快,2025年1-2月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分別增長29.9%和16.7%。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去年11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環比雙雙回正,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實現全國領漲,回穩勢頭不斷增強。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爲進一步滿足居民各類住房消費需求,南京市房產局會同相關部門結合市情提出七個方面政策舉措,着力構建多維互促的住房消費體系,不斷開拓南京房地產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此次南京樓市新政的出臺,不僅全面取消了限售政策,還通過優化住房消費“以舊換新”模式,進一步滿足居民置換改善需求。政府、開發企業補助,金融機構支持,經紀機構幫賣等多種方式,組織引導開發企業開展“買新助賣舊”活動,首批政府補助資金高達1億元人民幣,補助標準爲購買“買新助賣舊”名錄庫內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額的1%,疊加開發企業促銷優惠,促進各類住房改善需求加速釋放。
南京樓市的這一系列政策調整,不僅是對市場需求的精準迴應,也是對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持。隨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南京房地產市場有望迎來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局面。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